恒盛豪庭,長春新區的“巨型樓盤”之一,在本輪疫情中,它成為了中風險區。短短幾天,數千居民被封閉,近萬居民急需核酸檢測……無數問題瞬間涌來,物業渾身是鐵也捻不出幾根釘。這時,一群來自五湖四海、同心共志的人挺身而出,他們就是恒盛豪庭的志愿者團隊。
恒盛豪庭的居民秒變志愿者,擔當起逆行“大白”的使命
臨危挺身,深入虎穴的他們。自出現陽性病例后,恒盛豪庭多棟樓宇相繼封閉,高峰時達7棟之多,目前尚有3棟未解封,單棟就近600戶。為落實市里關于保障封閉樓宇生活物資、垃圾清運要求,再加上接連不斷的檢測,物業常忙到后半夜三點,人困馬乏,難以為繼。在富強社區和恒盛豪庭物業的號召下,恒盛豪庭住戶臨危挺身,組成志愿者團隊,無懼臟、累和風險,和物業、社區人員戰斗在一起。團隊分物資組與檢測組,從最初僅9人直線上升到70余人,其中5人已做滿12天,15人干了8天以上。他們的強力援手,讓封控樓宇保障、核酸檢測壓力得到極大緩解。
志愿者對五花八門的生活物資進行精準的樓層定位
火線磨合,日益精進的他們。物資組的志愿者,每天保障至少600戶生活物資和垃圾清運,一進一出之間,常常是多達數噸的工作量。安全和效率是志愿者工作的生命線,他們在短短幾天內就迭代升級了保障流程,與物業、商超打好配合,貨品分揀、樓層分送、垃圾分裝,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優化,物資進、垃圾出,安全、標準、流暢,儼然打造了封控樓宇的物流平臺。檢測組的志愿者,在科學組織、安全規范上絞盡腦汁,靈魂人物“陽光姐”每天研究方法優化,志愿者群經常連夜開諸葛亮會,從全小區統一排隊,到逐單元檢測,從紙質通知到單元專用群,從臨場掃碼到各類問題預處理再到研發遮光掃碼神器,短短幾天就實現質的跨越。最近多輪檢測,居民幾乎即出即回,排隊不超10分鐘,再也不用擔心交叉感染、連夜排隊和挨冷受凍。恒盛豪庭的檢測速度,在新區各小區中名列前茅,經常先于平均值數小時完成。
志愿者團隊靈魂人物和總調度“陽光姐”
五湖四海,為愛而聚的他們。恒盛志愿者團隊有小區住戶,有租戶,還有疫情困住的美團騎士。團隊里年紀最大55歲,“70后”“80后”擔綱主力,最小的還有“00后”。團隊里有公司職員,有機關干部,還有擼起袖子下場的企業老板。團隊占比頗高的女志愿者們,給工作帶來了歡樂與柔情。不少人報名時只留下網名,以無名者身份奉獻著。面對可能含有病毒的清運垃圾、可能藏有潛在病例的檢測隊伍,沒有一個人退縮。高強度勞動、高效率組織、高默契配合,讓很多剛加盟兩三天的志愿者,就迅速在火線淬煉成了“老兵”。大家都是一個心愿,盡早控制疫情,盡早實現解封,用愛化解冰雪,以愛擁抱春光。
不是姐妹,卻勝似姐妹花
心手相傳,詮釋和諧的他們。志愿者以家人般的貼心來努力演好“大白”角色。如核酸檢測時怎樣逐層逐戶通知到位,怎樣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檢測,運送物資時怎樣優先把藥品送給急需的人,送貨上門如何把握敲門力度、告知方式,對雞蛋、草莓要動作輕柔,對門牌不清貨品要反復核對……“大白”每個工作環節,都透出心細、認真、負責。志愿者老周在運送物資時將手機丟失,全樓住戶眾籌,次日嶄新的手機就由物業送到他手上。不讓“大白”流汗又流淚,也是封閉住戶的共同心聲。
截至目前,恒盛豪庭的志愿者團隊仍在戰斗中。他們堅信,春城之春,定會赴約。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通訊員 范宇飛 圖片 范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