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市公布了第六批“無疫小區”的名單, 而值得一提的是,從公布首批“無疫小區”到現在,有一個小區的名字始終榜上有名。
4月17日,中國吉林網來到了這個遠近聞名的“無疫小區”——吉林市昌邑區路弘陽光華苑小區。
此時, 新的一批蔬菜包剛剛運抵小區內。
轉運、分類、統一消毒......小區物業和志愿者們按部就班,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沒有紕漏。
小區內,一名志愿者正沿著園區的內部路巡邏,園區有4棟樓、4個大門,每一處位置都有人值守。而這些最日常的巡邏和值守,是他們從疫情最開始到現在始終堅持的工作。
看住門,管住人,嚴格消殺。
在和昌邑區興華街道東廠宅社區委員劉曉艷的對話中,中國吉林網也“找”到了這個小區的“無疫秘籍”。
“小區500余位業主,從第一次全員核酸到現在,大家始終守住底線,而這個底線也是我們和居民共同去維護和打造的,現在,這也成了一種默契。”劉曉艷說,“無疫小區”的創建讓業主們很高興,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他們也把“看住門,管住人,嚴格消殺”的“十字方針”作為工作目標。從那以后,小區4個大門24小時都有專人值守,嚴禁外出和外來人員進入。小區內的居民全部靜止在家,有任何困難都可以和社區、物業聯系,工作人員會上門服務,做到有求必應。同時,對小區每一處角落嚴格消殺。
“物業管理人員對公共區域每天進行全面消殺。尤其是易傳染病毒的電梯間,物業管理人員每天對電梯內部進行消毒。電梯按鈕還用消毒液進行仔細反復擦拭,然后貼上透明膜,二次防控,又方便撕下重新更換。這樣做,可降低病毒和其他細菌的傳染概率,維護居民身體健康。”劉曉艷說,物業每天24小時巡邏上崗,每天逐一單元、電梯間全面消殺。
而在保供方面,小區更加嚴格了蔬菜包的訂購渠道,凡是居民私下訂購的沒有經過官方認證的蔬菜包和冷鏈食品一律不得進入小區。
而要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沒有紕漏,又要取得大家的理解,這又是一項“費心費力”差事兒。
劉曉艷對中國吉林網說,對待每一位有想法的居民,她都會私下里加微信,把防疫政策講明白,把居民的難處了解清楚,再用心去解決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麻煩和顧慮。
用劉曉艷的話說,從疫情的開始階段,他們也頂住了很多壓力,爭取把防疫工作做到“最前面”。
“開始的時候我就通知了大家,凡是有過接觸史自認為密接、次密接都要積極主動與社區報備。當然社區主任更是嚴管嚴控,凡是報備人員,社區主任一律貼封條居家隔離,而大多數居民也都在積極配合社區。”劉曉艷說,這樣一來,從最開始就把小區完全當成一個“閉環”來管理。
路弘陽光華苑小區緊鄰江邊,此刻,江畔的桃花在一株株綻放,不久的將來,小區的居民也將走出小區,走上街頭,回歸正常的生活。
而回過頭,那個大家攜手同行的畫面也成了最美的風景,印刻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志明 王濤 文/圖/視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