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吉網“延邊足球”特別聚焦之二丨延邊足球要發展繞不開“錢”,但絕不僅僅只是“錢”

            對于國內很多球迷而言,吉林敖東和延邊富德兩支球隊,都曾經給他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無論是在甲A時代還是在中超時代,兩支球隊讓人眼前一亮的打法,以及“不服輸”的精神,都為全國球迷津津樂道。

            時過境遷,吉林敖東與延邊富德都成為了“歷史名詞”,對于兩支球隊的消亡,球迷有惋惜,有不舍,但更多的是無奈。

            職業足球水平如何,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建設如何,是衡量一個地區足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桿。延邊足球想要重振雄風,自然也繞不開“職業足球”這個話題。

            前世之事,后事之師。吉林敖東、延邊富德曾經的沉浮,給延邊足球留下的應該不僅僅是遺憾,更應該是“經驗”。

            2022年,中國足協公布了三級聯賽參賽名單,延邊龍鼎俱樂部位列乙級。作為延邊職業足球的“香火”,未來,龍鼎俱樂部必然要擔負起振興延邊職業足球的重任,而敖東、富德曾經的“經驗”,對于年輕的龍鼎而言,更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延邊足球曾經有過“野蠻生長”時刻

            延邊足球有著豐厚的底蘊,這不需過多贅述。你知道嗎,在20世紀的50年代,延邊足球曾經有過“野蠻生長”的高光時刻。

            1955年,當年以延邊足球隊為基礎組建的吉林省隊,戰勝了剛剛從匈牙利留學歸來的中國國家隊,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965年,吉林隊獲得甲級聯盟戰冠軍。正是這次奪冠,讓“延邊長白虎”的名頭第一次響徹全國。

            1993年的全運會,以延邊隊為班底吉林足球隊,采用3-5-2全攻全守打法,獲得第五名,甚至逼平了當年的九冠王遼寧隊。這樣的成績,也讓吉林球迷對第二年開啟的中國職業聯賽充滿期待。

            吉林敖東讓國人感受延邊足球的魅力

            從1994年到2000年,延邊足球成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中,吉林省唯一的一支參賽球隊。其間,球隊有過1997年在長春狙擊甲A霸主大連萬達的精彩瞬間,也有過1998年專殺領頭羊的高光時刻。

            可以說,從1994年到1999年的幾年間,延邊足球以全攻全守的打法讓全國球迷感受到了延邊足球的魅力。那個時候,只要是延邊的主場比賽,幾乎座無虛席。資深的球迷一定還記得,那個年代延吉市人民體育場的座位是沒有座號的水泥臺,平日里最多可以坐3.8萬人,一到比賽,場內場外涌進了5.5萬人,體育場外“樹掛”看球的一幕,也成為甲A聯賽的經典一幕。

            遺憾的是,甲A時代,隨著各家足球俱樂部整體資金投入的加大,“缺錢”的吉林敖東還是逐漸陷入了困境,2000年,舉步維艱的吉林敖東慘遭降級。無奈之下,吉林敖東的一線隊球員和甲B參賽資格以2500萬轉賣給浙江綠城。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也就是吉林敖東遠走杭州后的一年,延邊二隊在沒有企業贊助的情況下,由政府出資征戰乙級聯賽。而延邊二隊實際上與后來的延邊富德一脈相承。延邊二隊征戰乙級聯賽,延續了延邊職業足球的“香火”。

            命運多舛的富德猶如過山車一般的命運

            如果說吉林敖東從高光時刻到慘遭降級的命運,是甲A時代延邊足球財力不夠豐厚的一個縮影。那延邊富德俱樂部則可以說是命運多舛,極具戲劇性。

            如前文所說,從2001年開始,延邊二隊開始征戰乙級聯賽。那時的延邊二隊,擁有趙銘、池文一、崔光日等一眾日后的延邊足球希望之星,實力不錯,但連續兩年都沖甲未果,功虧一簣。一直到2004年,延邊隊才以中乙聯賽第二名的身份晉級中甲。

            進入中甲后,囊中羞澀的延邊隊同樣命運坎坷,期間更是遭遇過頻換主帥,俱樂部拖欠工資等一系列問題。甚至,在2014年,也就是球隊沖入中甲的第十個年頭,球隊居然遭遇降級厄運,重回乙級。

            2015年,已經降級的延邊隊以替補身份回到中甲。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替補回到中甲的延邊隊在理順內部關系后,當年所向披靡,一舉拿下中甲聯賽冠軍,并提前一輪沖超成功。

            重回中超,延邊富德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球隊敢打敢拼的作風贏得了很多球迷的贊譽,甚至被認為是當時中超球隊的“一股清流”。中超一年級,延邊富德獲得了第9名的成績,站穩了腳跟。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延邊富德會在中超有所作為的時候,命運卻再次和延邊足球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2017年,僅僅在中超完成一年征戰的延邊富德,就重回中甲。2018年,在完成了中甲一年游后,2019年2月26日,富德俱樂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告破產。

            延邊足球發展繞不開錢,但不僅僅只是錢

            從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延邊足球在職業聯賽頂級聯賽中兩度出戰,最終兩度“沉淪”。在讓人唏噓的同時,很多人都將延邊足球的發展瓶頸歸結到了一個“錢”字上。確實如此,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尤其是在中超恒大時代開啟后,金元已經成為了中國足球的一個代名詞。有錢不一定能搞好足球,沒錢則是肯定搞不好足球,這似乎成為了一條鐵律。

            延邊足球的發展繞不開一個錢字,這是肯定的。

            吉林敖東、延邊富德,他們最終的“失敗”,錢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延邊富德。

            客觀說,延邊富德征戰中超的年代,正好是中國職業足球的金元時代,燒錢時代。那幾年的聯賽,中小球隊想要保級,最低的投入一般也要達到1.5億元,更可怕的是,這個所謂的“中超保級門檻”更是逐年的水漲船高。動輒以億元投入計的中超聯賽,對于投入5000萬元就已經打破了隊史紀錄的延邊足球而言,確實有些“難以為繼”。

            “別說金元足球了,我們連銀元足球也玩不起。”在當年,延邊富德俱樂部主任于長龍曾經發出過這樣無奈的感慨,“延邊踢球的孩子很苦,到了中超肯定會按照中超水平給他們相應的待遇,但不會太多,我們不想挑戰金元足球,我們也沒有實力挑戰。延邊足球還是走平民化的道路,把重點放在人才建設上,爭取用5年時間培養出一支后備人才不斷涌現的隊伍,讓足球真正扎根延邊。”

            但是,延邊富德的命運大家都已經知曉,他們在中超苦苦掙扎了兩個賽季后,慘遭降級。最終,曾經試圖通過苦苦掙扎的延邊富德依舊沒有改變解散的命運。

            但是,困擾延邊足球的,真的僅僅就是一個“錢”字嗎?

            有這樣幾個時期和事件,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首先從2001年到2014年這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是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期間,中國職業足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甲A變成了中超,以恒大入主足球為標志,足球市場化加劇,金元足球開始大行其道。

            而這個時間段,延邊足球發生了什么?在這十幾年里,延邊足球一直都是在中乙和中甲聯賽中徘徊。盡管足球職業化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但延邊依舊保留著半專業半職業的體制——俱樂部是體育局的下屬部門,俱樂部工作人員有事業編制,拿著公務員的工資。體育局給不了更多的幫助,常年受困于資金的延邊足球就這樣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冬。

            再說一個具體事例,那就是2014年延邊隊從中甲降級到中乙。當時輿論一邊倒的認為是“金元足球逼死了延邊”,紛紛指出資金的缺乏和體制的束縛是導致延邊足球降級的罪魁禍首。可原因真的如此嗎?

            “其實,2014年是延邊足球歷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年。”時任俱樂部主任的于長龍曾經公開這樣說過。“延邊足球的確一直受資金困擾,2010年以前每年的資金投入都不超過1000萬,2012年是自治州成立60周年,當年投入是2200萬,而去年這個數字達到了4000萬左右。”延邊足球特聘顧問牛志偉也證實了同樣的觀點:“無論在俱樂部管理、市場開發、制度完善、包括球員的工資待遇上,那個賽季都是做得最好的。”

            從上面的這些言語,我們不難發現,當年的延邊降入乙級,原因是多方面的。

            同樣,在球隊重新回到中甲,并在當年晉級中超之后,俱樂部為了能夠不再重蹈昔日覆轍,俱樂部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在政策上,延邊州政府也給了極大的支持,把人事權回歸俱樂部,改變了之前延邊的主教練都是體育局直接開會決定。

            同時,正式對外公開發布了招聘啟事,并且重新制定了選援組隊的流程,主教練不再高高在上,從俱樂部的“領導者”變成了“打工者”。做足了各種努力,延邊當年獲得了晉級中超的資格。

            延邊龍鼎俱樂部的前世今生是什么

            2020年的延邊足球,可謂是跌到了低谷。延邊富德因欠稅破產,延邊北國因投資人問題而解散,以至于2021年延邊足球徹底消失在中國足球版圖之中。

            不過,2022年,“延邊龍鼎”將參加中乙聯賽。作為北方“足球之鄉”,延邊龍鼎隊是什么來頭,他與過去的延邊富德隊有什么聯系?未來的中乙聯賽他們將怎么應對?我們真的需要了解一下延邊龍鼎的前世今生。

            延邊龍鼎隊的前身是“延邊海蘭江隊”,這支球隊在2019年延邊富德破產后,靠著沒有離開延邊的富德球員和其他延邊球員匆忙組隊參加了當年的中冠聯賽。2020年他們參加了中冠聯賽,當時在和四川民足的8進4比賽中點球失利無緣中乙聯賽。

            2021年,因有俱樂部退出,他們以中冠第八名的身份晉級中乙。在中國足球序列中,只有中乙俱樂部算是職業俱樂部,這意味著延邊足球時隔一年后重歸職業足球序列。

            延邊龍鼎這個名字的誕生,是因足協要求中性化名稱而更改的名字,俱樂部的投資主體依然是位于延邊龍井市的“海蘭江足球文化小鎮”。

            接棒富德的龍鼎肩負振興延邊足球的重任

            中國吉林網在采訪中了解到,海蘭江足球小鎮是目前東北最大的足球小鎮項目。

            扎根“足球小鎮”,這也意味著龍鼎隊有一個很多職業俱樂部都沒有的先天優勢,那就是他們擁有自己的基地。在“足球小鎮”已完成的一期工程中,有海蘭江足球青訓基地、青訓基地附屬樓、2塊室外標準11人制天然草坪足球場、4塊室外標準11人制人工草坪足球場、2塊室內標準11人制氣膜結構人工草坪足球場,以及足球小鎮綜合樓、足球服務中心。目前這里更是全國15個青少年足球基地之一。

            正是因有這個基地,足協審核延邊龍鼎的中乙資格時,非常迅速。實際上,延邊富德在2018年申報中超資格時,租用的基地就是海蘭江足球小鎮。

            必須要說的是,現在龍鼎隊與原來的延邊富德隊之間并沒有隸屬關系,這是一家純粹的企業俱樂部。目前俱樂部的總經理王騫,曾經是延邊富德的副總經理,曾經是廣東華南虎的總經理。用他自己的話說,“2005年大學畢業后就在延邊俱樂部工作,一直與延邊足球密不可分”。

            目前延邊龍鼎隊是以原延邊海蘭江的2004年梯隊為主進行構建,俱樂部也從武漢、河北、北控等隊租借了多名年輕隊員,球隊的陣容平均年齡只有18.5歲,他們將是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中參賽年齡最小的球隊,他們的年齡甚至要比只參賽不計成績的國家青年隊還要小。

            對于這一批隊員,王騫有非常大的期待:“這一批孩子是非常好的,他們未來很多人都可以有打中超的實力。現在他們就是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直接參加中乙是比較吃虧的。所以我們才租借了一些年齡在21和22歲的隊員。不過,我相信他們有非常好的未來。當年上海東亞隊也是16歲左右開始參加中乙,后來對他們的成長幫助極大。”

            事實上,目前的龍鼎隊中,有不少小球員已經有了國字號的經歷。

            可以說,目前這支年輕的延邊龍鼎足球隊,就是未來延邊職業足球薪火相傳的“火種”,他們肩負著傳承的重任。相信經過幾年的職業聯賽打磨,在這批年輕的孩子中,也一定能夠涌現出像高仲勛、李紅軍那樣的延邊足球明星。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于洋 圖片為資料圖片 攝影 郭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