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申請人雙方應具有合法的夫妻關系,已共同生育或依法收養三個子女(指現有子女),其中第三個子女的出生或收養日期應在2021年5月31日(含)以后。
這項三孩優惠政策,如購買新房,從昨起領取預售證的項目開始執行;買二手房,則從昨天開始執行。
和前幾輪調控政策不同的是,近期全國多地發布了對二孩及多孩家庭的限購放松政策。杭州是三孩才能享受優惠政策,有些城市則較為寬松,二孩就能多買房、多貸款。
多地樓市出臺調控政策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最近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跟著春天的腳步“暖風”頻吹,多地樓市調控政策出現不同程度的“松綁”。
一些城市通過解除限購、放松限貸、降低首付比例等不同手段,降低購房門檻、減輕購房人負擔。而此前較長時間,樓市整體表現低迷。
今年以來,已經調整房地產市場相關政策的城市有近百個,政策放松力度整體加大。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5月份僅過半,就有36城出臺了各種樓市支持政策。
經濟學家張連起認為,今年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時候,一些城市相應調整樓市調控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不能高估房地產帶來的拉動,但是也不能低估。要積極出臺穩增長穩預期的利好政策,讓房地產市場發揮應有作用。”張連起說。
我們來看看,5月份以來,國內哪些城市出臺了什么樣的樓市新政——
放松限購 甚至取消限購
長沙 5月11日,開創性推出“存量房出租不納入限購”政策,從而放松限購。政策鼓勵業主把存量房用作租賃住房,盤活一套或多套住房用作租賃的,暫按“一戶核減一套”的原則核減家庭住房總套數。
據長沙住建局消息,5月11日至15日,5天時間里長沙累計有1185套存量房已提出申請用作租賃住房。
大連高新區、南京六合區等 放松限購政策,允許外地戶籍購買住房。
蘇州 非本市戶籍居民連續繳納6個月社保(個稅)即可購房、非限購區域購房不計入家庭限購套數。
衢州 取消對外地戶籍的房產限購。
海口 未落戶人才繳納12個月社保或個稅可以買一套房,人才落戶后享受和本地居民同等購房待遇。
合肥 部分區域取消房地產限購,瑤海區、新站區以及經開區新橋產業園區取消限購,無需社保即可買房。在其他區域,外地人在合肥2年內繳納6個月社保可以買一套房;合肥本市戶籍可以在限購區域購買第三套二手房。
調整公積金政策
常州 降低第二次公積金貸首付至30%,并提高最高貸款額度。
舟山 職工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首套最高60萬元,第二套最高40萬元。
無錫 對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繳存職工家庭,借款人本人符合貸款條件的,最高貸款額度調整為50萬元;借款人及配偶均符合貸款條件的,最高貸款額度調整為80萬元。
調整限售
衢州 同時取消限購和限售。
紹興 新房限售年限調整為網簽備案后3年。
蘇州 宣布新房限制轉讓時間從3年調整為2年,二手房不再限制轉讓年限。
增值稅免征“5改2”
東莞 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免征年限由5年調整為2年。
沈陽 個人住房轉讓增值免稅征年限按國家規定執行,由5年調整為2年。
鼓勵生育
二胎以上可多買房或多貸款,也可拿補貼。
無錫 無錫生育二孩及以上的本地戶籍居民家庭,可在限購區域多買一套商品住房;二孩及以上本地戶籍首次用公積金買首套房,最高貸款額度再加20萬元。這也是全國首個由地方衛健委牽頭發布的放松限購的政策。
揚州 針對大專及以上人才和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在市區買房,取消限購。
南京 生育2個孩子及以上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可新增購買一套商品住房,即可購買第三套房。
東莞 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允許其新增購買一套商品住房。其中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需提供購房之日前3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24個月以上社保或個稅證明。
樂山 凡是購買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享受購房補貼8000元/套;凡是購買第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的,享受購房補貼12000元/套;符合國家二孩及以上家庭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享受購房補貼5000元/套,同時可疊加享受上述兩項政策。
自貢 對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在中心城區購買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給予200元/平方米的購房補貼;購買普通二手住房的,按總房款的0.5%給予補貼。
達州 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家庭在達州市范圍內購買第二套新建商品房的,可視為首套房,享受首套房利率,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可提高10萬元。
張掖市臨澤縣 對生育二孩、三孩的臨澤戶籍常住家庭,在臨澤縣城區購買商品房時給予4萬元的政府補助,在各中心集鎮、屯泉小鎮、丹霞康養村等集中居住區購買商品房時給予3萬元的政府補助。被認為是在全國首提三孩家庭購房補貼政策。
寧波 是全國最早從公積金層面支持三孩家庭的城市。2021年12月30日,寧波規定按照國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滿2年,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由60萬元/戶提高至80萬元/戶。
另有廣東省、安徽省等也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給予適當照顧。
《經濟日報》最近連發評論: 穩樓市需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 穩樓市應避免引發新一輪投機行為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有效管控重點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房住不炒”,這是調控不動搖——這是底線。
2)“因城施策”改為“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這是手段。
3)“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是目標。
對于一系列的城市的樓市調控措施,《經濟日報》連續發表評論,5月2日發布《因城施策穩樓市》、5月6日發布《因城施策完善房地產政策》等。
評論認為,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體責任在地方,一些城市在市場出現變化時因城施策出臺調控舉措是職責所在,有其必要性。
當前,在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背景下,應進一步發揮好穩樓市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的作用。
采取有力措施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滿足剛需和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產預期穩則市場穩,穩定的預期對市場的恢復至關重要。(記者 岳雁 陸丹 攝影 岳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房產新政 二手房門檻 房住不炒 增值稅免征“5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