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央媒看吉林丨吉林多層次多角度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銀發族”如何樂享晚年被“圍觀”

            12月3日,哪些吉林熱點被央媒圍觀?中國吉林網劃了一波重點,帶您一起看!

            如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12月3日,《光明日報》在以《吉林:多層次多角度宣講 全面鋪開》為題的報道中給出答案。

            “大伙兒常念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話咋理解?”


            (相關資料圖)

            “‘綠水青山’指環境,‘金山銀山’說白了就是錢。環境好,身體健康,省錢;環境好,招商引資,來錢;環境好,開發旅游,掙錢;環境好,可以持續發展,還為子孫后代攢錢!”日前,在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亞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有著10年基層宣講經驗的二道區基層理論宣講團副團長馬明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引發了群眾共鳴。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中,吉林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宣講員自身優勢,形成專家講理論、干部講政策、青年講傳承、百姓講故事的多層次體系,從不同角度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

            12月1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吉林省委宣講團成員、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李寅權以長春師范大學的光榮歷史為切入點,結合師生關注的問題和吉林省情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目前,吉林省以中央宣講團示范講、省委宣講團集中講、專題宣講團特色講和領導干部帶頭講、“七進七講”分眾講為抓手的“五講”活動全面鋪開。同時,吉林各縣市區也迅速行動起來,“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宣講不斷掀起學習熱潮,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白山松水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直以來,秸稈隨處拋棄、焚燒現象嚴重,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那么,丟不掉、燒不得的秸稈在吉林如何處理?“變廢為寶”!

            12月3日,《經濟日報》在《加強秸稈利用的政策引導》文章中,就點到了這方面。

            文章提到,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進秸稈粉碎還田等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并積極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農作物秸稈已然成為“香餑餑”。

            近年來,養老問題備受關注。

            如何實現高質量養老服務,托起幸福 “夕陽紅”?也成了媒體關乎的焦點。

            日前,新華社在《吉林新觀察丨看吉林如何讓“銀發族”樂享晚年》報道中,就輸出了一波“吉林經驗”。

            一起來看報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在吉林省,老齡人口數量持續攀升、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齡人群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為了讓老年人有所養、有所醫、有所樂,吉林省不斷探索和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讓“養老”變“享老,讓“銀發族”樂享晚年。

            養老中心開進醫院、智慧康養、醫療照護走入家庭,養老綜合體搬進社區……

            中國吉林網記者在閱讀時發現,文章從多個維度關注吉林如何讓“銀發族”樂享晚年,案例詳實,細節豐富。

            此外,文章還指出吉林省養老服務體系高質量發現現狀?

            據吉林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袁金洪介紹,吉林省現有51個縣(市、區、開發區)建設老年食堂136個,建設具有助餐功能的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78個。

            醫養結合、嵌入社區、智慧賦能、按需服務,以社區綜合養老服務設施為平臺、社區基層服務力量為支撐、政府支持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正在吉林大地落地生根……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養老服務體系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