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吉林省是全國重要的生豬凈調出省份,常年調出生豬500萬頭左右,為平衡全國大市場做出了吉林貢獻。
2月23日,在2023年省委一號文件《關于建設農業強省 提升糧食產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省畜牧局局長張國華介紹了我省在生豬穩產保供方面出臺的相應政策。
張國華介紹說,一是要強化政策驅動。落實生豬大縣獎勵政策,對生豬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分檔次給予適當獎勵;對從國外引進原種豬,給予引種資金30%補助;對生豬標準化養殖場擴大再生產貸款300萬元以內,享受農擔貸款貼息支持;對改造升級達標的小型屠宰點,給予20萬元獎勵。此外,要強化產能調控。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落實好生豬價格預警機制,緊盯大縣、大場、大戶,及時收集發布產能、生產、價格等信息,引導養殖場戶科學調整存出欄結構,促進生豬產品均衡上市,防止價格大起大落。
同時強化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正大100萬頭、中糧300萬頭、牧原400萬頭等生豬產業化項目建設,堅持抓大不放小、以大帶小,保護中小養殖場(戶)生產積極性,穩定生豬產能。強化生豬疫病防控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筑產業發展安全屏障,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
此外,要依托吉林特色黑豬品種優勢,打造“鄉字號”“土字號”生豬品牌。積極推進生豬凍儲項目建設,緩解豬周期沖擊和影響。有針對性地做好與浙江、天津等地企業化、市場化產銷對接,加快由“調豬”向“調肉”轉變。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志明 文/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