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多位廣東省人大代表呼吁:適當提升欠發達地區財政自留比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豐西西

            21日,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財經委員會預算審查座談會上,代表們圍繞區域協調發展、財稅改革、生態發展區生態補償等方面的問題對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提出了意見建議。

            區域協調發展一直是預算監督的熱點話題。省人大代表、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副局長林煒霞為預算報告“點贊”,直言財政部門“錢袋子”管得好。

            她表示,省財政廳積極優化資金籌集撥付機制,盡量減少出臺需要地方政府落實項目配套資金的政策,降低欠發達地區現行配套比例,提升省級支出比例,有效緩解了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對統籌協調區域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

            同時,她建議,要解決粵東粵西粵北的16所省屬高職院校辦學經費問題,“目前這些院校生均經費還是由地方按近三年平均水平撥付,不足的由省財政補差額,對地方財政壓力較大,建議在合理范圍內逐年減輕地方負擔,促使欠發達地區的省屬高職院校能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

            “2021年源于茂名的財政自留比例不到26%。”省人大代表、茂名市委黨校二級巡視員方緒銀及多位來自欠發達地區的代表都呼吁要進一步健全全省差異化轉移支付分配機制,適當提升欠發達地區財政自留比例。“省財政部門應更好運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力爭在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上走在全國前列。”方緒銀說道。

            “部分地市的地方財政收入質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省人大代表、江門市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中堅提出,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為76.5%,低于省本級的稅收占比,“特別是部分地區的非稅收入接近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四成,從長期看導致地方財政收入存在不確定性,建議這些地區著力提升稅收占比,提升地方財政收入質量。”

            今年的預算草案提出要加大生態保護補償,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出臺支撐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一攬子政策等。省人大代表、清遠市清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國杰建議,要盡快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政策,加強生態補償和產業引導,使得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更好結合。

            關鍵詞: 廣東省 多位 人大代表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