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通訊員 巫樂庭
3月28日,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梅州法院關于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立足梅州蘇區實際,以“辦成事”為標準,提出十五條具體措施,全面增強司法服務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綜合效能。
《意見》提出,要凈化市場競爭環境,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網絡套路貸等新型犯罪打擊力度。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依法慎用限制人身權和財產權措施。
《意見》強調,要加強科技型、創新型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新業態等重點領域創新權益保護,探索設立知識產權專業法庭,助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依法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服務市場主體的行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法院+僑聯”訴調對接機制,激發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參與梅州經濟社會建設熱情。
《意見》要求,要加強對大數據、物聯網、銅箔—高端印制電路板、清潔能源、生物制藥、綠色食品等產業的司法應對研究,主動為重大建設項目提供法律咨詢、風險評估等司法服務。探索破產案件簡易審理機制,探索區域司法服務一體化,探索在粵閩贛蘇區改革開放創新發展試驗區等產業集聚區設立訴訟服務點,探索建立法院干警與企業交往正負面清單制度。
梅州是廣東唯一全域蘇區、全國12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之一。去年以來,梅州法院先后出臺司法文件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落實為民辦實事20項行動計劃,一審民商事案件調解撤訴率46.72%,執行款劃轉周期平均用時僅4天,建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走訪重點企業近300家,“五?!逼飘a出清審判模式被國家發改委推廣,堅定不移為梅州實體經濟發展貢獻法治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