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余寶珠報道:以后,東莞企業法人及相關組織將實施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通過改革創新的持續賦能,全力打造多元發展的社會信用體系,有效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社會創造力。3月30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東莞市信用報告破解證明難改革實施方案》,針對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申請辦理的證明事項,實施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方便企業生產生活、群眾辦事創業。
方案明確,東莞將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將分散到各部門的行政處罰(違法違規)等公共信用信息進行歸集,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并聯和投資關系的串聯,建立信用主體全景畫像。開發無違法違規證明專用版和無違法違規證明金融專用版信用報告。部門在行政給付、行政確認時可通過“信用中國(廣東東莞)”網站直接查看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用報告,確認有無其他“違法違規”情況,從制度和技術層面解決法人和其他組織證明多、辦事難等問題。
據介紹,此次改革范圍包括教育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公安領域、民政領域、司法行政領域、財政領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環境領域、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交通運輸領域、水務領域、農業農村領域、文化廣電旅游體育領域、衛生健康領域、應急管理領域、市場監督管理(食品藥品、知識產權)領域、統計領域、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領域、林業領域、消防救援領域、住房公積金領域、煙草專賣領域、行政綜合執法領域無違法違規證明。
改革后,東莞將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和匹配,形成有效的信用數據。在“信用中國(廣東東莞)”網站開發無違法違規證明專用版和無違法違規證明金融專用版兩種版本的信用報告(信用報告模板詳見附件),通過一次申請打印無違法違規證明專用版信用報告替代多張無違法違規證明,便利法人、其他組織和群眾。無違法違規證明專用版信用報告直接由系統自動生成,法人和其他組織實名認證后申請、打印使用,可用于認證認可、備案管理、政府采購、國有產權交易、工程招投標、行政審批、政府購買服務、授予榮譽稱號、等級評定、優惠政策及資金支持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報告系統保存時限為10年,為確保數據及時有效,系統設置查詢時間范圍,可申請查詢日起7個工作日前3年或5年。查詢時間已超過一定時限的,可根據業務需求重新申請打印。
方案還明確各項改革的時間節點,如定于2022年3月開展數據歸集共享,并由東莞市發展改革局組織完成無違法違規證明專用版信用報告的申請、審核與查詢等功能模塊的開發測試工作,于2022年4月啟動上線試運行。方案提出,2022年5月將全面推廣落實無違法違規版的信用報告。
關鍵詞: 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