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巴林特小組”活動,讓廣東隊員輕裝上陣投入援滬抗疫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鐘樹奇

            圖/鐘樹奇

            近日,廣東省援滬核酸檢測隊開展“巴林特小組”(一群醫護人員的交流,分析令人困擾的醫患問題,促進對醫生和病人之間關系的理解和思考)活動,為隊員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據了解,截至4月16日24時,廣東省援護核酸檢測隊已完成核酸檢測210萬單管,1863.7萬人次的工作量,為上海抗疫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黃彬總領隊認為,廣東隊員抵滬支援已有半個月時間,采取封閉管理,單人單間,隊員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極大,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次我們邀請到了心理專家吳士豪博士后,為我們進行線上心理疏導,使隊員們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及強大的戰斗力。”黃彬總領隊說。

            據悉,巴林特小組活動是被用來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用于針對困難案例的情感反思。可幫助小組成員更少地感到被孤立,對掙扎于困難案例感到更多的心理幫助。經過吳士豪心理博士的線上指導,廣東省援滬核酸檢測隊線上開展了巴林特小組活動,廣東援滬醫療隊的隊員們的情緒得到了緩解,思想得到了開放,消除了許多擔憂及焦慮。

            例如,隊里的黨委委員劉艷枚除了做好日常的核酸檢測工作,還要兼顧隊里的后勤保障工作,任務繁雜。“我不能在工作上出任何紕漏,心理壓力極大。”劉艷枚說,“通過這次巴林特小組活動,現在我知道我不是唯一有擔心和顧慮的,我敢表達自己的情緒了,對我以前的工作常規提出了疑問,我得到了很多激勵。”

            黃彬總領隊表示,這種活動將在全隊鋪開,定期開展,讓全體隊員輕裝上陣,全力投入到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當中去,疫情不退,我們不走。

            巴林特小組是由出生于匈牙利的精神病學家/心理分析師michael balint和其妻子,社會工作者enid album-eichholz 于20世紀50年代在英國倫敦創建,是一種訓練全科醫師或專科醫師如何處理醫患關系的方法。

            關鍵詞: 輕裝上陣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