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右腿集采前換關節花了8萬元,左腿集采后換關節花費3萬元
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國家集采人工關節落地廣東,已有首批患者受惠,有患者右腿集采前用的人工髖關節為51744元,手術總花費為8萬元,左腿集采后僅需6340元,手術總花費為3萬元,價格大幅跳水讓患者實實在在受益。
病房爆滿,患者排隊等換集采關節
國家集采人工關節4月30日正式在廣東落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5月6日開始做集采人工關節手術的,屬于落地較早的醫院之一。該院骨科-顯微外科醫學部主任、關節外科主任盛璞義介紹,從6日起截至目前,該院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每天都有8到12臺,病房爆滿,幾乎是一位患者剛出院馬上就又有患者住進來,現在排隊等候入院手術的患者還有十幾位。他解釋,這部分是因為該院骨科-顯微外科實力強,華南地區、港澳地區和東南亞的患者都會慕名而來;部分是因為人工關節置換大部分是擇期手術,有不少患者特意推遲了原本計劃好的手術時間,等到集采人工關節落地后才來做手術的。
集采前后,兩腿人工關節費用差距大
來自陽江的楊先生今日出院,他是國家集采人工關節的首批嘗鮮者。今年49歲的楊先生因為髖關節先天發育不良,從四五年前走路就開始出現髖部痛,到去年已經痛到走100米就得停下來歇好久,什么工作也做不了。去年3月,他慕名來到中山一院就醫。接診的盛璞義主任認為楊先生必須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為了保險起見,先換右側髖關節。楊先生選擇了最好的全瓷人工髖關節,價格是51744元,手術總花費為8萬元。
楊先生手術后右腿恢復得很好,已經成為他行走的“主力腿”。按照原計劃,他本該在今年初來做左側髖關節置換手術,但看到人工關節要進入集采的新聞后,他等到了5月。
楊先生左側髖關節原本也準備換全瓷人工髖關節,但讓他感到有點遺憾的是,醫院里集采人工髖關節的型號中沒有全瓷的,不得已選擇了半瓷的。但讓他欣慰的是,半瓷人工髖關節置換后,目前恢復得也很不錯。楊先生這次換的半瓷人工髖關節,集采前的價格是38362元,集采后的價格是6340元,手術總費用為3萬元左右。
據廣東省醫保局公布的信息顯示,與廣東同品同類人工關節集采前價格比較,最常用的人工全髖關節價格由4萬元降到7000多元;用量較大的人工全膝關節價格由3萬多元降到4000多元,平均降幅達82%。
【答疑】
質量一樣 型號少了
問:價格下降這么多,人工關節的質量有沒有打折扣?
中山一院骨科-顯微外科醫學部學科帶頭人廖威明教授解答說,目前集采后的人工關節與集采前的產品都是同一批產品,不會有質量上的差異,但價格的確是實實在在降了下來,給患者帶來實惠。
廖威明教授介紹,在過去,價格是患者考慮是否做手術以及選擇哪種型號人工關節的重要考量因素,現在價格大幅下降后,患者的關注點就可以放在哪種型號最適合自己以及醫生的技術水平上,決定人工關節能否用得好、用得久,不僅與材料有關,也與手術本身做得好不好密切相關。
問:集采后,人工關節型號是不是少了?
盛璞義主任解答,集采人工關節的型號相對集采前確實少了,但集采人工關節的型號能夠滿足絕大部分患者的需求。對于特殊的患者,比如人工關節“翻修”的患者可能會用到特殊型號的人工關節,這部分型號關節有些中選,有些沒有中選,但在醫院內仍可用到,可由患者選擇,只是非中選品種的價格比中選的產品高,醫保報銷標準不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人工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