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悅
【資料圖】
廣東的夏天,空氣都是香甜的,荔枝、楊梅、黃皮、龍眼、芒果次第上市,加上熱賣了幾個月的鮮切小菠蘿,各種寶藏水果輪流“出圈”。
放在全國范圍內,廣東現代農業的特色也十分明顯:特色產業豐富,農民追求“你有我優、你優我強”,形成了具有獨特品格、特點以及價格優勢的廣東特色產業。這背后,是廣東近四年來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真金白銀的支持和引導。
當“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緊密地握在一起,廣東大處著眼,在“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體系下,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小處精雕,產業園各自鉚足了勁培優提質,追求特色農業的高質高效。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發揮協同作用,廣東正逐步形成富民興村強縣的新格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為了挖掘農村潛力和后勁的關鍵一招。
產業園培樹 古老的仙進奉變身荔枝“新貴”
廣東的寶藏水果中,荔枝是最具代表性的嶺南佳果。廣東荔枝品種豐富,其中增城的仙進奉荔枝,就是近年來賣得最火的“新貴”之一。與其他品種的荔枝相比,仙進奉果殼特別紅艷,不但賣相好,“內在”更優秀,里面藏著極小的核和厚實的果肉,肉質瑩白、清新甘甜。雖然價格相對較高,但在電商平臺上仍然十分搶手,傲視“群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仙進奉其實是增城仙村鎮基崗村村民所種植的一個古老的荔枝品種,以前仙進奉沒有名氣,農民賣仙進奉還一度只能冒充糯米糍。后來,廣東深度挖掘農業特色產業,增城首批建設的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增城仙進奉荔枝現代農業產業園就是其中之一。
引入產業園建設對于荔枝而言,前期最大的作用就是培優提質。在選育推廣優質荔枝改良品種的同時,改變以往小農戶種植荔枝的生產模式,聯合抱團采用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保障荔枝產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如今的仙進奉荔枝,已經從村里僅有兩棵嫁接母樹發展到擁有3000畝地的種植面積,荔枝種植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賣出了效益,唱響了名氣,早走一步的增城仙進奉荔枝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今開始深挖荔枝歷史文化底蘊、文化內涵和嶺南特色,以文化賦能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據基崗村黨總支部書記、仙進奉荔枝種植帶頭人陳浩潮介紹,當地希望通過荔枝產業走出一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致富之路,把“增城荔枝”作為重要潛力板,促使“小荔枝”成就“大產業”。為了保護仙進奉荔枝的品牌價值,已經成立了荔枝產業聯盟、荔枝協會、仙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仙進奉荔枝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有效地把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集中起來,促進了成員之間的資源、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快馬加鞭推進建設 覃斗芒果再次“出圈”
最近成功“出圈”的,還有湛江雷州的覃斗芒果。6月14日,話題 #廣東雷州是芒果控的天堂# 沖上本地熱搜第二,短短兩個小時該話題閱讀量突破1000萬。微博大V領銜討論,曬出覃斗芒果金黃誘人的美圖,引來百萬粉絲圍觀,不少芒果控直呼“想去雷州芒果天堂打卡”。
覃斗芒果以肉厚核薄、肉嫩渣少著稱,這次“出圈”,是湛江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成效的縮影。據湛江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傳藝介紹, 2021年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了“一縣多園”農村全覆蓋建設目標。在2021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中,湛江市雷州市芒果產業園作為特色產業園成功入選。
有了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加持,下一步,覃斗芒果將發力技術創新,打造數字農業示范區,并搭建平臺做強做大“覃斗芒果”品牌,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與芒果產業園一樣的,全省各地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正快馬加鞭推進建設中。
在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召開的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進工作會議上,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經過4年多的實踐,各地對產業園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強,如今年的產業園競爭答辯,基本都是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加、親自回答提問。各地也積極統籌協調各方資源推動項目建設,如河源市委書記多次專題研究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工作,市長每個季度主持召開油茶產業園建設工作推進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去年底以來共協助企業流轉土地1萬畝,完成低產林改造約1萬畝。
補齊產業短板 高州龍眼年產值達14億元
對于廣東的寶藏水果,現代農業產業園除了培樹特色產業之外,還有一大使命,就是強鏈補鏈延鏈,補齊產業短板,提升產業整體效益。
在茂名高州市,在“世界儲良龍眼發源地”“中國金牌龍眼之鄉”建設龍眼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這個廣東省唯一一個以龍眼產業為主打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探索龍眼的深加工。目前,高州龍眼深加工已經形成“全國買入,賣向全國”的發展態勢,能加工全國及東南亞的龍眼,年加工量約為7.2萬噸,年加工業產值達到14億元。
四年的建設,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成為廣東各地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看來,產業園是要培育成具有自主造血功能、有持續生命力的現代農業產業的示范園。“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做優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形成我省富民興村強縣新格局,是我們挖掘農村潛力和后勁的關鍵一招”。
一組數據得來不易:今年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59億元,同比增長7.5%;第一產業增加值976億元,增長6.7%,分別高于第二、第三產業1.9和4.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9元,增長6.6%,比城鎮高1.7個百分點。
此中產業園建設功不可沒。截至去年年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191個省級產業園主導產業總產值3144億元,園內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建園前增長27.41%。隨著產業園各個項目的陸續竣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將會大幅提高,助力穩住農業基本盤。
對此,黃斌民表示:“現代農業產業園投資規模大,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比例高,是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有力舉措,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巨大促進作用。同時,產業園還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和橋梁,通過建設產業園,能夠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潛力,推動城鄉要素互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把當地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特別是延長二、三產業,成為富民興村強縣的產業。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試驗區、示范區和先行區,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全球新資訊:廣東寶藏水果集中登場 特色產業園量身定制縣域經濟增長極
荔枝種植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受訪者供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許悅廣東的夏天,空氣都是香甜的,荔枝、楊梅、黃皮、龍眼、芒果...
世界熱頭條丨生態美、產業旺、文旅興 廣東美麗鄉村新畫卷多姿多彩美景處處
茶園吸引游客市民觀光(受訪者供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朱嘉樂水清岸綠,萬里碧道環繞村莊;麻竹筍、荔枝、三華李等農產品成特色“名品...
全球微頭條丨廣東7月起留抵退稅擴圍實施 這七行業納稅人也可線上申請退稅
羊城晚報訊記者莫謹榕、通訊員岳瑞軒報道:7月1日起,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
精彩看點:志愿填報需注意:不同院校的同一專業 選科要求或不同
兩年高招深觀察本科批招生歷史類考生再選“化學或生物”可報考武漢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校醫學類專業羊城晚報記者孫唯本科批招生是高招...
【新視野】今年第3號臺風將生成并影響廣東 明起風力進一步加大
羊城晚報訊記者付怡、梁懌韜,通訊員粵應宣報道:29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獲悉,今年第3號臺風將生成并影響廣東,廣東將有...
天天短訊!香港影視演員黃一山:我是一個標準的新廣州人了
黃一山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郭思琦攝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譚錚郭思琦柳卓楠高焓實習生張小悅《逃學威龍》里的細龜、《唐伯虎點秋香》里的華...
環球微動態丨廣東音樂|云浮新興: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
云浮市新興縣實驗小學廣泛開展“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唱支山歌給黨聽》以歌傳情,唱出了新一代少...
【天天報資訊】@佛山南海車主!廣佛高速泌沖入口站6月30日開通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王丹陽通訊員粵交集宣陳琪過往車主請注意!廣佛高速泌沖入口站將于6月30日12:00正式開通。6月29日,工作人員對現場
世界最新:小羊樓《建規證》拿到了!
昨天晚上,在經歷整整100天艱苦卓絕的努力后,“小羊樓”終于成功拿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至此,靴子落地,“小羊樓”凌空而起剩下的...
實時焦點:入粵40年,他們這樣為大灣區創新建設提速
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嚴藝文通訊員楊鳳江海莉吳羊佩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珠海公路口岸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配套工程;2021年9月8
世界熱頭條丨外交部:美國打著“人權”的旗號破壞人權、打著“規則”的旗號破壞規則
6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
【全球獨家】法國作家揭露美中情局資助反華組織涉華假新聞,外交部回應
6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
維他奶用健康守護最美公衛人 送出千余箱營養產品
對于普通人來說,疫情或許帶來的只...
穩健醫療收購桂林乳膠100%股權 填補乳膠產品線空白
6月29日,穩健(桂林)乳膠用品有限...
夏日炎炎,至善暖心,怡康醫藥為司機群體送清涼
入夏以來,西安進入高烤模式,地表...
從招行信用卡618數據透視消費復蘇
今年的618年中大促被賦予促進消費...
舍得智慧·老酒盛宴|香韻西安,共話舍得
舍得宴遇群賢薈,老酒香飄長安城。6...
【天天報資訊】@佛山南海車主!廣佛高速泌沖入口站6月30日開通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王丹陽...
世界最新:小羊樓《建規證》拿到了!
昨天晚上,在經歷整整100天艱苦卓...
實時焦點:入粵40年,他們這樣為大灣區創新建設提速
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嚴藝文通訊...
全球熱訊:今年第3號臺風將生成并影響廣東,預計將有一次明顯風雨浪潮過程
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付怡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