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寄托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世代夙愿,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潛艇部隊作為海軍主要的突擊兵力之一,因其隱蔽性好、突擊威力大、續航自給能力強等特點,被譽為守衛藍色海疆的鋼鐵“藍鯨”。一艘艘潛艇勇潛深藍,守國護民,為祖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水下長城”。
【資料圖】
“一開始我在電視上看到潛艇兵,覺得潛艇兵非常光榮,還有一種神秘感。”入伍18年,艇員隊專業技術中校工程師徐為貴對潛艇兵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光榮的背后,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潛艇“心臟”守護神:每一次檢修都是為了隨時出航
2009年,徐為貴從軍校畢業后,成為了一名潛艇兵。徐為貴所負責的機電部門主要負責潛艇航行作戰的動力保障,掌管著潛艇的油、水、氣、電供應,相當于潛艇的“心臟”。
剛從軍校畢業來到部隊時,為了盡快勝任工作崗位,徐為貴將被褥搬到了潛艇狹小的空間里,每天參照專業書籍畫圖紙,摸管路。上萬件儀器設備,上百個大小閘門,數公里長的管路走向,徐為貴都熟稔于心,了如指掌。
出航就是出征,下潛就是戰斗。日常每一個細節的排查都為了確保出航時萬無一失。某天中午艇員隊結束日常檢修工作后,徐為貴獨自一人留下把重要系統設備又仔細檢查了一遍。剛檢查完,他就接到了緊急出航的通知。
“我跟同事說隨時可以出航,他還以為我在開玩笑。”徐為貴向記者解釋,檢查重點設備并不需要花多長時間,而一旦收到出航命令,那就必須在規定節點前完成出航準備。潛艇每一次嚴密的檢修就是為了保證隨時能戰。
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徐為貴多次臨危受命挑起重擔。記者了解到,因任務需要,徐為貴曾連續擔負戰備任務近300天,期間幾乎參加了某型潛艇所有重大任務。2021年,徐為貴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立個人二等功。
探秘潛艇兵水下真實生活:靠24小時船鐘辨別晝夜
潛艇兵是海軍中最苦最累的兵種。除了緊急繁重的出海任務,潛艇的工作生活環境對于艇員而言也是一項考驗。潛艇的空間非常狹窄,不僅要容納各種設備,還需要裝備各種物資。每一次出海短則幾天,長則幾十天,這不僅考驗潛艇兵的作戰技能,更考驗他們的心理素質。密閉狹窄的空間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床鋪是“三人兩鋪”輪班休息,剛躺下都能感受到上一個人的溫度。
由于艇內見不到陽光,還要輪流擔任值班,通常一個星期以后,人的生物鐘就混亂了。“越到后期心理壓力越大。”徐為貴告訴記者,潛艇駛向深海后,只能靠24小時船鐘判斷白天黑夜,很容易出現壓抑、焦躁的情緒。為了釋放精神壓力,他們只能在值班之余,在有限的空間里做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簡單運動調整身心狀態。
每當徐為貴工作強度大、遇到困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他會想起爺爺曾經說的話“作為一名軍人,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哪里最苦最難就往哪里走。”徐為貴的爺爺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每次回家,爺爺喜歡和他講起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故事。正是爺爺體現的堅毅執著、不畏艱難的軍人精神,激勵著徐為貴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永不放棄。
“強國必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始終聚焦備戰打仗,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作為一名潛艇兵,徐為貴表示,要時刻準備打仗,貼近實戰練兵,努力學習高科技武器裝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指揮能力和作戰用水平。發揮武器裝備的最大效能,才能在強軍的新征程上發光出彩,為實現強軍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