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今日熱文:五大都市圈四個“瘦身” 韶關等5市不再納入聚焦范圍

            《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出爐

            羊城晚報訊 記者孫綺曼報道: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布關于印發《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的通知,對廣東省五大都市圈規劃進行指引。


            (資料圖片)

            廣東的五大都市圈分別為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指引》明確了五個都市圈的“聚焦范圍”,其中,五個都市圈有四個“瘦身”。韶關、云浮、梅州、陽江、河源五個城市,不再納入五大都市圈聚焦范圍。

            五大都市圈四個“瘦身”

            根據《指引》,廣州都市圈包括廣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慶市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四會市,清遠市的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記者梳理發現,對比《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廣東省十四五規劃”)中的五大都市圈范圍,本次《指引》的廣州都市圈聚焦范圍少了韶關市區、云浮市區。

            《指引》中,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東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對比“廣東省十四五規劃”范圍,則少了惠州龍門縣、河源市區、汕尾市區。

            除了廣深都市圈以外,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界定范圍也有所改變。《指引》明確,珠西都市圈指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門三市全域,相較此前規劃,陽江全市出圈。汕潮揭都市圈中,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全域保留, 梅州城區則脫離汕潮揭都市圈。

            根據《指引》,目前的五大都市圈中,有四個都市圈“瘦身”,湛茂都市圈范圍不變,韶關、云浮、梅州、陽江、河源五個城市則不再納入五大都市圈中的任何一個。

            對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指出,都市圈的特點在于,一是由大城市帶動周邊城市發展,二是通勤要方便。

            “在國外往往都是二三十公里的半徑,中國因為面積大,加上有高鐵,所以都市圈的半徑往往更大,但一般就是50-70公里的半徑。這次的調整,就體現了這個規律,不按行政區劃分,要按通勤距離來劃分。”郭萬達指出。

            以廣佛為核心規劃形成13條高鐵

            除了都市圈在空間范圍的縮小,本次《指引》還重點提及了各大都市圈中的交通規劃。

            在《指引》中,佛山全域納入廣州都市圈。為推動構建以廣州中心區為主核、佛山中心區為副核的廣佛核心區,《指引》明確,要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1小時通勤圈,進一步完善都市圈內外干線鐵路通道建設。

            具體來說,《指引》提出以廣佛為核心規劃形成13條、6向的高效對外高速鐵路通道。推動佛穗莞城際、芳白城際、廣花城際及其北延線、南珠中城際、肇清從城際的建設。加快落實廣佛地鐵18條銜接通道,優先推進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廣州28號線)、佛山11號線的建設,研究都市圈內城市軌道交通相互銜接,推動實現都市圈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一張網”,探索建立城際鐵路與地鐵系統制式兼容、互聯互通換乘體系,實現公交化運營。

            對于深圳都市圈,《指引》則明確,要圍繞深圳都市圈多中心分布式的空間結構,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快線的復合交通走廊為骨架,形成“三橫四縱”的網絡綜合交通格局。

            同時,深莞惠中心區布局9個軌道主樞紐,發揮主城區人流集散的功能。其中,深圳布局5個,分別為深圳北站、深圳站、西麗站、深圳機場站以及坪山站;東莞布局2個,分別為東莞東站、第二高鐵站;惠州布局2個,惠州站、惠城南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聚焦范圍 城際鐵路 城市軌道交通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