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文學的幽默帶來的是思考”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曉楠
2022南國書香節佛山分會場迎來了第一位重磅嘉賓,文學大咖會與佛山的人文地景產生什么化學反應?8月13日,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獲得者劉震云空降佛山王府井紫薇港購物中心覔書店,與讀者面對面交流。分享會以“人間多少事 兩三笑話中”為主題,在與特邀嘉賓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胡洪俠的互動串場中,劉震云圍繞自身的創作心態、文學理念與佛山的本地見聞,深入淺出地與現場讀者分享交流。
劉震云認為,文學創作最好的狀態之一,是以初學者的心態去寫作。“初學者在寫作時一定會留下不足之處,留下的不足是下一篇作品的開始。”談及文學作品的思想深度,在劉震云的眼中,一部文學佳作離不開思想的支撐。如果一個作者只讀文學,是創作不好文學的。“文學的底色一定是哲學,是思想。如果作者的思想力量不足,就無法支撐第二本書、第三本書的創作。”他舉了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為例: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一部作品一定有個思想的支點,才可以把作品支撐起來。”劉震云總結道。
“幽默”是書評人和讀者對劉震云本人及其小說的常有評價。劉震云認為,幽默也需要體現在思想中,語言的幽默確實不錯,但這跟“俏皮話”并無二致,是在展示自己的小聰明。“其實語言幽默的人適合拍短視頻,文學作品的書寫還是要平實的語言。”劉震云說。比起語言的幽默,劉震云自覺情節的幽默、故事的幽默比較好,但更好的是人物結構的幽默。人物結構的幽默體現在人物的思想中。劉震云舉了自己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蓮》為例,主人公李雪蓮最后找了一棵樹想上吊,范偉讓她選對面對頭家的果園,說:換棵樹耽誤不了多大功夫,一下子把李雪蓮逗樂了。“這生死之間很嚴肅的事,通過人物的對話,幽默就出來了。”劉震云說。
在現場讀者提問互動的環節中,有一位讀者問及如何看待深受短視頻沖擊的文字和文學。就著“幽默”這一關鍵詞,劉震云分享,一個幾十秒的短視頻能讓人笑出來,這是一種語言的幽默。但語言的幽默與文學的幽默還不是一回事。語言的幽默帶來的是笑聲,文學的幽默帶來的是思考。“一串笑聲幾秒就過去了,但文學幽默帶來的思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劉震云的此番回答贏得現場連綿掌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