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鄢敏 通訊員 岳青
圖/通訊員供圖
8月12日-14日,“大瀝杯”第九屆“創青春”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復賽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舉行。來自粵港澳的220個入圍項目,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角逐出36個晉級全國決賽名額和10個“青農優品”。
參賽選手們在現場集體合影
本次大賽自5月27日啟動,全省21個地市先后舉辦市級“創青春”選拔活動,吸引了大批青年參賽。其中,社會選拔賽收到1055個報名項目,香港選拔賽收到83個報名項目,澳門選拔賽收到54個報名項目。從內容來看,進入復賽的220個項目大多集中生物健康、互聯網、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態環保等領域,且數量較往年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澳門選拔賽中的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項目占比均超過六成。
導師為參賽選手進行創業通識培訓
“我身邊一直有不少同齡人嘗試創業。”復賽現場,不乏“00后”的身影。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參賽選手年齡結構較以往更加年輕化。在競爭決賽入場券的220個項目之中,“00后”選手數量接近一半。
復賽現場參賽選手路演
復賽導師團隊由廣東青年創新創業導師、知名投資人、省青創基金會、青企協、青商會、青農會優秀企業家、高校相關領域學者等組成,最終評選出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等3個領域的36個創業項目晉級決賽,以及10個“青農優品”。
今年,“創青春”宣講活動先后走進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5所高校,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清華珠三角研究院、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7家省內創業孵化園區,覆蓋青年近千人。此外,5場線上“云宣講”專場直播,共計吸引8.43萬人次觀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