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國之重器”出新彩!2022年廣東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裝備制造是國之重器、制造業的脊梁。


            (資料圖片)

            10月27日,由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廣東省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促進機構——廣東省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以下簡稱“粵機質協”)主辦的“2022年廣東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大會與展覽會”在廣州舉行。

            本次活動將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圍繞集群建設成果、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政策實施成效、裝備供需對接、裝備數字化升級等多個維度全方位展示廣東省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成效,廣泛集聚裝備制造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企業資源,深入開展研討、交流與合作。

            活動還舉行了廣東省重大技術裝備創新故事匯暨廣東省裝備生態網上線、“廣東智能裝備產業·產融合作重點企業庫”與“補貸保”項目啟動、廣東省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生態合作伙伴授牌、廣東省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研究報告發布等儀式。

            產業發展見成效

            廣東涌現7家百億級龍頭企業

            會場展廳內,一個模型展現了裝備制造的“萬鈞之力”。海上漂浮式風電平臺搭載6.2MW抗臺型I類風力發電機組,浮體重量超過8000噸……這是目前國內首臺真正意義上應用于深遠海域的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

            它的誕生填補了國內深遠海浮式風電裝備空白,成為進軍深遠海能源開發領域的一大“利器”。這一“利器”由廣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承建。該公司與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中山大學等知名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承擔了多個國家/省/市重點科研項目。

            “我們緊抓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機遇,大力開拓橋梁鋼結構市場,先后參與了港珠澳大橋CB03標段防撞套箱、深中通道人工島圍堰鋼圓筒、海底沉管鋼殼等國家級橋梁工程建設。”廣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翁耿賢介紹。

            作為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的骨干企業,廣州文船重工是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近年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對象,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是廣東省集聚資源優勢,推動四地聯合打造的萬億級、世界先進水平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該集群發展目標是力爭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零部件及整機核心技術,培育百家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全球智能裝備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策源地之一。

            在廣東省工信廳、相關地市工信部門的指導下,該集群已建立起“政府+市場+促進機構”的共治共建機制。“我們通過兩年的集群培育促進工作,促進機構積極培育創新生態、支撐政府決策、強化協同合作、推動融合發展,推進國家產業集群項目順利實施?!睆V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項目負責人吳智恒表示。

            目前,該集群項目已經通過51次公共服務活動深入開展合作交流,培育了46家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和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了7家百億規模的智能裝備龍頭企業,促進機構自身服務產業集群能力逐步提升,集群培育發展成效顯著,助推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邁向世界級產業集群。據統計,廣深佛莞智能裝備集群現有規模以上企業4846家、高新技術企業4503家,2021年就完成總產值超過8000億元,約占全國同行業的9%。

            集群邁向世界級

            重點發展主導產業專用裝備

            智能裝備作為重要制造產業之一,對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起到關鍵性作用。

            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是全國規模最大、品類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的智能裝備集聚區域,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精密儀器設備、激光與增材制造等廣東省“雙十”產業集群,支撐著廣東省14萬億元工業生產體系,是促進發展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基礎核心產業。

            粵機質協作為2020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廣東省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的發展促進機構,致力于統籌協調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集群資源和促進集群成員合作交流,緊密結合產業集群化、裝備高端化、裝備數字化等發展趨勢和要求,積極圍繞集群項目實施、設立廣東重大技術裝備評估中心編制首臺(套)裝備目錄、舉辦裝備數字化展覽會、建設廣東省裝備生態網等開展了相關具體工作,推動智能裝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級產業集群。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研究員級高工對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表示祝賀并提出了希望:“全國各地都在圍繞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努力,廣東智能裝備產業集群雖然已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還應大力提升支持本地區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發展的能力,如廣東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特別是通信設備(包括手機)非常發達,但所需的專用制造設備發展水平不能支持該優勢產業的發展,因此應將其所需的專用智能制造裝備作為發展重點。”

            中國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研究員認為,正確認識先進制造業集群需要深刻理解其內涵實質。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高級形式,集群發展一定要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基于本地區位、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質土壤,圍繞先進制造領域,最終形成“產業+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環的集群發展生態,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華南師范大學周懷峰教授談到,廣東先進制造業集群要按照“龍頭大企業(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制造業基地”的發展思路,發揮龍頭大企業引領集群的效應,設立專門機構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培育。

            賦能服務一站式

            廣東省裝備生態網正式上線

            當前,廣東省通過實施首臺(套)政策有效推動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壯大。粵機質協專門設立“廣東重大技術裝備評估中心”,深入開展企業重大技術裝備評估、咨詢、推薦、申請和推廣等服務工作,承擔了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中山市、東莞市等省市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的編制工作。

            大會現場,粵機質協專門打造的“廣東省裝備生態網”宣告上線,該平臺可為裝備企業提供宣傳推廣窗口和一站式專業服務,致力于成為廣東省智能裝備產業的門戶平臺。

            平臺技術負責人陳啟愉表示,廣東省裝備生態網將廣泛匯聚智能裝備產業優質核心要素資源,充分發揮促進機構和市場各自優勢,構建要素齊全、相互賦能的生態體系,將集群促進方式從“智能裝備產業示范推廣”向“推動建立各領域生態合作伙伴關系”升級。

            因此,針對廣東省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平臺推出了政策精投、云上展廳、服務直通車、專業診斷等多項服務。

            例如,廣東省裝備生態網“企業服務直通車”功能板塊,可采用點對點、多對多、同步給上級等溝通方式,直接將相關政策或服務發給企業相關崗位的執行人員,相關信息無需企業負責人、部門領導、辦事人員之間來回中轉,相關上級領導擁有隨時查閱進度的權限,解決了一些企業存在的內部業務流程鏈條長、跨部門協同效率低的痛點。

            此外,在廣東省裝備生態網平臺背后,粵機質協組建了穩定的技術、金融、管理、財稅等專家團隊。他們將深入企業挖掘并解決企業痛點問題,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專業服務。

            “大力發展數字化、智能化裝備是裝備創新的一種最有效的路徑。”屈賢明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主要戰場是產品特別是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這也是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

            廣東省裝備生態網搭建了智能裝備數字化展示與服務平臺,同時引入從基礎科研、質量提升到產業推廣的全鏈條生態服務體系,助力提升裝備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廣東省裝備生態網的上線,為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的數字化、智能化提質升級,提供了新契機。

            【南方日報記者】鐘曉宇 李鵬程

            【攝影】劉力勤

            【剪輯】王俊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產業集群 先進制造業 重大技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