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秋冬無閑田 汕尾冬種優質甘薯助力保障糧食安全-世界速看料


            (相關資料圖)

            汕尾正在掀起冬種熱潮 施燕鋒 攝

            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映光、通訊員黃雄飛報道:金黃的稻田“豐”景如畫,在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中,沉甸甸的稻穗顆粒歸倉;新翻耕的泥土散發著芬芳,農戶們正忙著播種和育苗移栽……秋冬時節,走進海陸豐大地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秋收冬種的人田兩忙喜人景象,當地金黃的沃野也開始逐漸披上了新綠。

            晚稻迎來大豐收

            羊城晚報記者17日從汕尾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當地晚稻目前已進入了收割尾期,預計55.1萬畝晚稻的總產量可達21.27萬噸,比去年實際增長3.05%。

            “晚稻共種了30多畝,由于品種選得好,天氣適宜,縣鎮技術專家經常來指導,晚稻得了大豐收,共收了3萬多公斤稻谷。”在汕尾市海豐縣可塘鎮羅南村委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基地,種植大戶林伯看著剛收下的稻谷在車廂里堆成小山包,高興地說。

            打造大灣區“米袋子”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要保障糧食生產能力。海豐縣今年投入300萬元用于開展晚造水稻統防統治,示范面積達72500畝,投入無人機56架,有效預防和控制水稻病蟲害,確保水稻產量、質量和稻田生態安全。

            據汕尾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與植保植檢科科長楊永賢介紹,去年年底,汕尾絲苗米入選2021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名單。如今,規劃覆蓋海豐縣、陸豐市全域的廣東絲苗米跨縣集群產業園(汕尾市)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朝著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米袋子”重要基地的目標前進。

            冬種甘薯保糧食安全

            豐收的喜悅還掛在臉上,勤勞的汕尾農戶們又開啟了新一輪忙碌。據楊永賢介紹,汕尾今年冬種生產計劃為39萬畝,糧食作物面積比去年增長12.04%。其中,作為全國知名的“甘薯縣”,陸豐市正在掀起一股冬種甘薯熱潮。

            “我們今冬種甘薯2000畝,其中龍龍金6號800畝,預計畝產2250公斤,畝均產值10000元,龍龍金8號1200畝,預計畝產1500公斤,畝均產值14000元。”陸豐現代農業甘薯產業園牽頭單位陸豐植物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陸豐土壤沙質,雨熱同季,霜凍期短,適合冬種甘薯,可實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促進農戶種植收入雙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糧食安全 現代農業 羊城晚報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