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排兵布陣”壓咸潮 珠江今冬明春壓咸補淡應急補水調度首戰告捷


            (資料圖)

            羊城晚報訊 記者許張超報道:記者11月25日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獲悉,受上游來水持續偏枯和咸潮上溯影響加劇,珠海、中山等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珠江委在11月19日實施2022年-2023年珠江枯水期首次壓咸補淡應急補水調度,聯合調度流域上中游水庫向下游集中補水,11月24日補水水頭按調度計劃到達珠江河口,成功壓制咸潮。

            應急補水調度實施以來,珠江委密切監視流域雨情、水情、咸情,加密會商研判,緊盯調度鏈條各個環節,充分運用珠江水旱災害防御“四預”平臺滾動模擬預演,算清水賬,動態優化調度方案,先后下達9道調度指令,會同廣東、廣西水利廳和南方電網、廣西電網等單位精細調度西江、北江13座水庫群,集中向下游補水,壓制珠江河口咸潮。

            其中, “第二道防線”大藤峽水利樞紐向下游集中補水,還調度郁江西津水庫、西江長洲水利樞紐,配合大藤峽水利樞紐,精準控制西江干流控制站梧州站的壓咸流量;調度西江“第三道防線”龍灘等骨干水庫持續向下游補水,調度紅水河巖灘、大化、樂灘等水庫19日起協同配合,不截留攔蓄上游來水,確保補水流量按時、保量下泄。

            11月24日,連續多天無法從河道抽取淡水的珠海平崗、竹洲頭泵站已可抽淡蓄水,中山馬角水閘具備了置換淡水條件,有效保障了澳門、珠海、中山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供水安全;同時,滿足了西江生態用水需求,有效緩解了西江“黃金水道”航運壓力,應急補水“戰斗”首戰告捷。

            此外,按照會商部署,珠江委將繼續結合近期雨情、水情、咸情,以流域為單元,統籌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多方需求,全力做好后續應急補水調度工作,指導有關各地做好搶淡蓄水,確保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首戰告捷 生態安全 南方電網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