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煙火氣升騰,廣東復工復產步伐加快 | 經濟粵評

            近日來,廣州多區宣布解除臨時管控區,公共交通、堂食快速恢復正常,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等有疫情的城市也都堅持精準防控,切實落實快封快解、應解盡解。


            【資料圖】

            解開的是封控區域,打開的是經濟復蘇的空間。

            12月3日晚,廣州一家餐館內食客眾多。王俊濤 攝

            電商企業全力沖刺年終業績,老字號酒樓陸續恢復線下營業……粵評君觀察發現,一周以來,廣州等地煙火氣再次升騰,道路重現車水馬龍,多個商超舉辦促消費活動。多種跡象表明,廣東在精準防控下全力復工復產,正在帶來經濟發展和市場信心的恢復。

            沖業績、逛商圈,都是在傳遞恢復信心

            18時,海珠區磨碟沙寶地廣場,美尚集團直播間,剛剛復工的主播手臂上涂滿了不同色號的唇釉試色,供直播間的消費者購買參考。

            直線距離幾百米的唯品會總部,辦公區內,技術團隊熱火朝天地交接業務;在直播間內,主播正向消費者滔滔不絕地介紹新品。

            這是商家與客戶的線上重逢,更是消費場景的重建與暢通。

            電商企業集聚的海珠,是此輪廣州受疫情沖擊最大的區域,也是對復工復產感受最直接的地方。

            11月27日晚,廣州市海珠區發布通告稱,管控區范圍縮小。多家電商企業以最快速度實現復工復產。“時間就是金錢”,年底正是線上銷售旺季,也是沖刺全年業績的關鍵。于是,27日當晚“強勢回歸,奮戰12·8!”的橫幅已經掛在唯品會總部大廈門口。

            唯品會員工有序返崗。

            精準防控讓全力復工復產成為可能,對于很多人來說,復的不只是“工”,更是正常生活的柴米油鹽,是努力奮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打工人”全速返崗的同時,更多城市煙火氣也在升騰。

            陶陶居、山東老家、陳記順和、廣州酒家天河百福店……多家老字號、餐飲酒樓迎來飲茶就餐的市民,上座率、翻臺率全面恢復,不少店面門外再現排長龍景象;

            廣州太古匯舉辦“此刻,樂賞巡游”冬季主題活動,“80后”“90后”熟悉的“變形金剛”空降廣州天河城,天河路等商圈企業推出系列活動吸引客流促消費,新年的節日氛圍已經拉滿;

            更多市民騎單車出行,12月5日,廣州美團單車的騎行量跟上周相比,漲幅達366%,用戶平均騎行時長較上周上漲282%;

            運維員對車輛進行噴灑消殺。

            從約堂食、騎單車到逛商場,每一個普通的生活場景,都是在助力經濟大循環,都是給經濟盡快恢復添磚加瓦,也都是對經濟信心的傳遞。

            此輪疫情還沒有結束,當前廣東防控工作仍然復雜嚴峻。但,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廣東人對生活的熱愛,也沒有什么能阻擋廣東全力復工復產的腳步。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

            疫情在變,防控措施也在變,變得更精準,比如,在廣州等地,出現確診病例的影響范圍縮小——從片區、小區到樓棟乃至樓層。病例影響的范圍小了,正常生活的空間隨之擴大。

            這是廣東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不動搖、不走樣的結果。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現在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我們的應對能力在增強,這為持續優化完善防控舉措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日前發表的新華時評這樣說。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時光無法回頭,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變量,很多行業增加了生產經營成本,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但疫情在客觀上也給線上消費等帶來了機會和潛力。

            據餓了么的數據顯示,世界杯開賽一周來,外賣訂單不減,廣州地區在觀賽熱度最高的零點時段,外賣的超市訂單增幅超過七成,便利店訂單增幅超過五成。

            外賣訂單增加。肖雄 攝

            全力復工復產,不僅意味著日常經濟活動的恢復,更意味著發展勢頭和信心回升有了穩固的基礎。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這一期望正在成為現實。

            產業短板加速補齊。近日,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完成B輪戰略融資,所獲資金將全部用于粵芯半導體三期項目的投資建設。

            大項目建設進入投產高峰期。近日,肇慶浪江抽水蓄能電站通風洞進尺至1486米的隧道掘進爆破完成,廣東能源集團惠州LNG接收站項目配套碼頭工程正式開工,揭惠鐵路控制性工程百吉嶺隧道開挖完成超過三成、獅子寨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0%。

            惠州LNG接收站項目配套碼頭工程正式開工。資料圖片

            對外經濟合作步履不停。12月5日,“2022中沙產能合作投資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上,7個中沙產能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其中廣東嘉鴻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絲路公司、沙特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共同推動石化礦產下游資源循環經濟項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態勢不僅發生在廣東。隨著近段時間全國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經濟發展出現更多向好復蘇的跡象。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27日以來,全國快遞日均業務量連續穩步上漲,特別是12月2日至4日,連續3天日均超3億件,實現迅速反彈。

            全國快遞日均業務量連續穩步上漲。

            市場信心的增強還體現在匯率上。臨近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出升值態勢。截至12月5日18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9468,日內升值幅度為1.12%。時隔3個月,人民幣匯率重回“6”時代。

            更多權威機構也為中國經濟投上信心一票。日前,國際金融論壇(IFF)發布《IFF2022年全球金融與發展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達2.8%,中國經濟有望增長4.6%,并仍將是全球增長的最大來源。

            穿行在今日的廣州街頭,與外賣、快遞小哥擦肩而過,或者信步走入商場酒樓,你會感受到這座城市不斷恢復的那份韌性與活力。而這,正是我們實現經濟增長的最大底氣。

            【主筆】王彪

            【策劃】黃應來

            【海報】鄭煒良 唐嘉欣

            【出品】南方經濟智庫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國經濟 市場信心 經濟發展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