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早陽早好?吃維C能提高免疫力?來聽廣東藥學專家的權威回應!-當前熱訊

            南方網訊(記者/許萌萌)市面上治療新冠的藥品供應夠么?品種繁多的退燒藥、中成藥,該如何選擇?家里備多少天的藥才算夠?出差的話需要隨身攜帶哪些藥?……


            (相關資料圖)

            12月12日,針對近期市民關心的用藥、備藥問題,記者采訪了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廣州醫科大學原校長王新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梅清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彭曉青等權威專家。

            部分熱門藥難買 可按指引選擇替代

            記者:感染新冠后如何使用中藥治療?如何分辨“風熱感冒”“風寒感冒”?

            張忠德:無癥狀感染者,如果本身年輕、身體好、沒有癥狀、沒有基礎病,可以觀察,不一定吃藥。輕型的患者,出現喉嚨痛、發熱、頭痛身痛、胃腸道癥狀的,看是屬于風熱型、痰濕型還是風寒型,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

            輕型以解除癥狀為主,關鍵要辨明自己是寒還是熱。如果是風寒,打噴嚏,流的是清鼻涕,喉不是痛而有點癢;而如果頭痛、關節酸痛、發燒,甚至有人燒得眼睛都紅了,喉嚨痛,咳嗽且嗓子咳到有點啞,有點口干口苦,有的人會大便干,類似于人們常說的“上火”,這些是風熱。藥物方面,可根據病機判斷,選擇一些平時自己常用的,也可咨詢當地中醫生辨證用藥。

            能不用藥就不用藥每一個癥狀原則上最多用一種藥

            記者:普通民眾該備存多久的藥物量?無癥狀與輕癥者在居家隔離時分別應吃什么藥?

            梅清華:普通的慢病患者常規備藥一個月就可以了,不建議備太長時間藥,原因之一是家庭存儲條件肯定沒有醫院好。

            對于新冠相關藥物,由于新冠病程大約3~5天,考慮家庭人數,儲備的藥品按照5~7天的量就差不多了。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熱不要超過3天,用于慢病、關節肌肉痛不要超過5天。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兩個雖然都是常用解熱鎮痛藥,還是有區別的:對乙酰氨基酚起效比布洛芬快,但強度不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對肝功能的影響相對大一些,對腎功能影響小一些;布洛芬則反過來。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家里面的情況,比如針對老年人肝腎功能區別考慮。

            我們強調最根本的一點:能不用藥就不用藥,該用時對癥治療,有什么癥狀吃什么藥,每一個癥狀原則上最多用一種藥。

            用藥避免“復方+復方” 中西藥混用要留心

            記者:近期網上傳言,有的人混用退熱藥和復方感冒藥,導致肝腎衰竭。請問近期臨床上是否收治過類似的患者?對于新冠對癥用藥,有哪些藥物不能混用?服藥的劑量如何把握?服藥后有哪些東西不能吃?

            梅清華:重復吃感冒藥理論上可以導致肝腎衰竭,但我們醫院目前還沒有收到過類似病人,更多的是肝腎功能出現指標異常。藥物使用過量容易出現肝腎損傷,但一般都是一過性的,不必過度恐慌。

            關于混用藥物的問題,不能重復用藥是基本原則。需要注意幾點:一是避免用一個復方加另一個復方的藥品;二是要認識到哪怕是復方加單方也容易出現重復的成分;三是化藥和中成藥也會有效用相同的成分容易重復,比如偽麻黃堿、麻黃堿這兩個用于解除鼻塞的成分,在化學藥品中十分常見,但不少中成藥中也有。所以不建議老百姓自行用藥,要遵循醫生指導。

            劑量原則上以說明書為準,不要自行加藥。目前不少年輕人也會出現自行加藥的情況。我在臨床上也見到過這樣的例子,一個藥覺得無效,就馬上換另一個,一天之內服下了兩天的藥,這就過量了。

            用藥后飲食注意方面其實沒有那么復雜,現有推薦的藥物安全性都很好,如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與食物的不良相互作用微乎其微。但新冠患者癥狀中比較常見咽痛,主要是避免辛辣刺激、不要飲酒,其他沒有什么特別需要避忌的。

            記者:對于感染新冠后出現全身疼痛的患者,應該使用什么藥物?

            王新華:對于出現全身疼痛的患者,如果不是特別疼痛難以忍受,建議首選中藥或中成藥。在選擇中成藥時,可選擇散寒化濕顆粒、九味羌活顆粒,以及含有疏風散寒解表的清熱解毒中成藥,如連花清瘟、透解祛溫、抗病毒口服液等,與風寒感冒不同,不建議用過多辛溫解表中藥。

            如果是特別疼痛難以忍受,可服用布洛芬等一些解熱止痛藥緩解癥狀。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等一些解熱止痛藥是對癥治標藥物,服用后癥狀可暫時緩解,發熱暫退,但并不說明病情改善,因而還是要避風寒、慎起居、調飲食;發熱等癥狀是人體對病毒感染的保護反應,服退熱止痛藥后體溫的反復升降有時反而會延長病程,因而還是盡量首選中藥或中成藥。

            兒童感染者以風熱感冒為主

            記者:對于家有小朋友的市民,有何中醫藥備藥建議?對于治療與預防,小孩子如何使用中藥和食療方,有何提醒?

            張忠德:臨床這三年小患者不少,本輪廣州的兒童患者占比也不少。根據省中醫院方艙198例患兒的分析,小兒患者跟成年患者的核心病機區別不大,都是風熱濕,但兒童患者中“熱”更重,也就是發燒程度更重。廣東地區,兒童感染者一般以風熱感冒為主,癥狀是喉嚨痛發燒,流鼻涕;針對這些癥狀,市面上疏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很多,都可以使用,效果都不錯。要注意的是對小孩來說一般“濕”不重,化濕力度沒有成年人強,要更注重清熱疏風。

            預防方面,大人小孩都一樣,一是增強體質,作息規律;二是飲食要符合季節涼,燥的特點,注意滋陰、溫補不點火。食療上,沙參麥冬生地湯,羅漢果、霸王花、無花果、甘蔗等食材都可以清熱潤肺,可以加一點姜,加一兩片西洋參、陳皮用于祛寒。

            注意不要多吃煎炸、冰凍、偏性的食物,可以多吃溫性的雞牛羊肉,

            生活起居中要注意防寒:風從頭來,寒從腳起。起床及時穿襪子,出門要戴帽子,戴圍巾;穿衣服要記得覆蓋頸部。要保暖防風。

            記者:隨著復工復產,跨省出差的人員增多,他們應該隨身備些什么藥呢?

            王新華:出差帶藥和居家備藥原則是類似的,配備些疏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再帶些解熱止痛藥;出差飲食、作息不規律,除了患有基礎病要帶足相關治療藥物外,可同時帶些調理腸胃藥如藿香正氣丸、安眠藥、抗生素或年長者帶些丹參滴丸或硝酸甘油類以備不時之需。

            新冠感染康復后無需特別調理

            記者:對于居家休息治療的患者來說,后期癥狀消失后如何繼續調理身體?有何食補建議和注意事項?是否癥狀消失就可以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張忠德:這一波的感染者大多數無癥狀,有癥狀也是以上呼吸道為主,90%以上患者都是如此。針對這些類感冒癥狀,好了以后是不需要做特別處理的,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

            除非平時體質很差,或者用藥治療過程中用了很多清熱解毒藥物,導致疲倦、汗出,傷了脾胃,或者患病期間特別焦慮的,那么可以根據癥狀簡單調理一下。

            比如脾胃虛寒的,可以喝一些健脾補氣類的湯,比如陳皮生姜煮雞湯、瘦肉湯,來溫寒健脾。如果是氣虛,老出汗、很疲倦的,煲點西洋參、黃芪雞湯或是瘦肉湯。

            記者:請問喝雞湯和富含維生素C的飲料是否有助于新冠癥狀的改善?

            彭曉青:這兩者本質上都是補充水分的過程。新冠感染后,補充大量水分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盡快康復。其實喝白開水也可以。從飲食角度來說,均衡營養,適當喝雞湯,對身體恢復有一定的好處。至于維生素C,有一些含有大劑量維生素C的制劑,對增強人體抵抗力是有好處的。

            梅清華:維C肯定是有其價值的,但不要指望這個是一個“神藥”,它能夠起一點作用,但不是特效藥。至于保健品,不能作為藥用,補充這些成分,多吃橘子、橙子也可以了。健康人群,一般不建議通過吃藥來提高免疫力。

            “早陽早好”?抗體能維持多久還有待研究

            記者:網絡上有一種說法“早陽早好”,您是怎么看待的?感染了新冠康復后,還會再感染嗎,幾率大嗎?感染過新冠的人,會比沒有感染過的,更容易感染嗎?再次感染癥狀會更輕,還是更重?多次感染,會對身體有傷害嗎?

            張忠德:我認為,相比于相信“早陽早好”,還是系統地提升抵抗力才是正道。感染后,自身會產生抗體,隨后抗體衰減,能維持多久,還要等大樣本研究的客觀數據結果。多次感染有沒有身體傷害?既往其他地方有報道過個案,但我們目前還未發現重復感染的病例。至于再次感染后癥狀是否更重,主要還是根據當時的體質、核心病機的情況來判定、治療,與以往有沒有感染是沒有關系的。

            對于“早陽早好”的說法,我還想告訴大家:沒有感染最好,感染了也沒有問題。廣州有充足的醫藥儲備,有專業的醫生,有科學的治療方案,大家真的不用慌。

            記者:最近網上關于不同區域感染者癥狀差別有各種說法,是否和不同區域流行的不同變異株有關?奧密克戎的不同變異株引起的癥狀各有什么特點?

            張忠德:這與病毒毒株的變異類型不同肯定是有關系的,我們也期待病毒的變異進化會使其毒性越來越弱。但實際上,我們認為癥狀的差異主要還是在于地區不同的氣候特點和人群不同的體質。

            尤其是氣候特點,南方隆冬季節跟北方相比,氣溫更高一些。所以在廣州,病機主要是熱重于風,暑熱依然重;北方則是風寒化熱較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對乙酰氨基酚 風熱感冒 清熱解毒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