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寧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曾育文
2023年省兩會期間,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偉倫律師事務所主任曾學智熱切關注聽障兒童醫療救助及幫扶問題,他建議全省應進一步完善聽障兒童康復救助體系,出臺聽障兒童康復治療費用財政兜底政策,幫助聽力殘疾兒童回歸有聲世界。
曾學智
有專家指出,新生兒及嬰幼兒聽力障礙需要盡早干預,嬰幼兒聽力損失直接影響其語言的形成,嚴重者甚至可以導致聾啞。聽力障礙治療的最佳時機是3歲前。目前,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已經非常成熟,是目前解決重度聽障患者聽力障礙的最佳方法。
曾學智這幾年一直在關注聽障兒童救助問題。他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省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規定,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聽障兒童康復援助工作,取得不少成效。
根據《實施辦法》,1-6歲重度聽力殘疾兒童,經評估符合植入電子耳蝸條件并符合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仍需個人自付部分費用,憑醫院開具的有效票據提供一次性補助,補助標準為15000元/人(醫保報銷后個人支付部分低于補助標準的,按個人實際支付費用給予補助);對享受國家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的殘疾兒童,免費為其提供人工耳蝸產品1套,并提供一次性手術費用(含調機費)補助,補助標準為15000元/人。
曾學智在調研中發現,以惠州市2022年已救助的18名聽障兒童為例,醫保報銷后家庭自費承擔數額不等,最高達21.1萬元,平均自費承擔為7.4萬元。“其中,一個聽障兒童家庭如選擇國產人工耳蝸植入器械,加上手術、檢查費用等總共需10萬元左右。目前惠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對人工耳蝸器械報銷4.2萬元封頂,加上廣東省及惠州市殘聯補助共3萬元,家庭仍有三四萬元缺口需自行承擔。”曾學智說。
對此,曾學智建議出臺聽障兒童康復治療費用財政兜底政策,達到國產基本型人工耳蝸植入全額免費,幫助聽障兒童回歸正常生活,同時,“應增加聽障康復治療定點手術醫院數量,充分保障可進行手術的聽障兒童獲得及時救治。”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