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高言值丨黃嘉裕:建議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粵劇青年創作交流中心-今日熱搜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曾育文

            今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作為新當選的省人大代表,廣東省香山粵劇團團長黃嘉裕帶來了兩條與文化發展相關的建議:《關于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粵劇青年創作交流中心的建議》《關于建立廣東音樂傳承發展長效機制的建議》,為廣東文化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資料圖)

            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粵劇青年創作交流中心

            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做強嶺南戲曲、嶺南美術、廣東音樂等特色品牌。

            “粵劇是嶺南文化瑰寶,是粵方言地區中最具影響力和海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戲曲地方劇種,也是粵港澳三地文化的紐帶。”黃嘉裕說,作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她深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擔在肩,同時也深刻感受到粵劇文化在傳承和發展中存在的不少問題,如:后繼人才斷層,編劇、導演、演員、作曲等各方面人才都很匱乏。

            “目前,中山市委提出‘文化興城’新部署,全省乃至全國也還沒有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定位的粵劇文化傳承發展機構。”黃嘉裕說,她建議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粵劇青年創作交流中心,為三地粵劇青年人才提供事業發展的平臺,更好地發揮青年人才在粵劇藝術傳承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業界整體藝術水平。

            建議為廣東音樂發展建立長效機制

            除了嶺南戲曲的發展,黃嘉裕也很關注廣東音樂的長效發展。“廣東音樂,是具有鮮明地域色彩的民族音樂,也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

            她舉例:中山名人呂文成,是我國偉大音樂家、廣東音樂作曲家、演奏家。他一共創作了近兩百多首經典的廣東音樂,其中最為出名的是《步步高》《平湖秋月》《礁石鳴琴》等,在廣東音樂發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獲得了巨大成就。

            黃嘉裕建議:建立以廣東音樂的資料整理、保護、創作、傳承和發展為主的一個完善而長效的機制。“比如:設立相關機構,加大人才培養、常態化演出,舉辦廣東音樂藝術節,創辦廣東音樂‘文成’獎等。”她說。

            “希望通過以上舉措,讓廣東音樂重新搭上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快車,重新盤活它的藝術生命。同時,打造和擦亮中山名人呂文成音樂文化品牌,帶動全社會重新掀起廣東音樂的熱潮,推動其以絢爛的民族特色的生命力走進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黃嘉裕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廣東音樂 傳統文化 羊城晚報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