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一周話題|“坑老保健”深似海,受騙長者不勝數

            統籌:甘韻儀 紀映云
            文/圖 羊城派記者 甘韻儀 孫婷婷
            實習生 陳穎瑩 陳威


            (相關資料圖)

            羊城派的記者幫,是一支連接社會的溫度計,連日來,測得廣州“坑老保健”話題一路升溫。

            為何會出現“當局者迷,旁觀局清”的局面?記者發現,保健品推銷員不直接掠奪,而是披著偽善的皮囊,化妝成慈善家,把玩攻心術,上演感人巧段……其目的是為了向老人兜售價格虛高、功效夸張甚至假冒偽劣的保健品。花了大價錢,買來一堆廢物,此時的老人悔之已晚。

            黑榜:迷信保健用品延誤病情

            羊城派記者原本以為,“坑老保健”的可惡之處在于謀財,如今發現,也有人差點“被害命”的。

            王先生父母已70高齡。2014年6月,他們在一次“免費旅游”中接觸到所謂的“艾能健呼吸機”等器械。隨后,在“艾能健”銷售人員宣傳能量機的“神奇功效”后,兩老花13萬元購買了一臺“呼吸機”。王先生探望老人時發現情形不對,聯系艾能健公司退款退貨。

            在王先生將呼吸機退貨后,艾能健的銷售人員竟又找到老人推銷產品。結果,二老又先后4次,共花費27.7萬元購買了呼吸機、搖擺機、電子理療器,還花5.1萬元辦理會員卡。記者發現,這所謂“會員卡”只是一張薄薄的紙片,制作簡陋。

            令王先生憤怒的是,在試用艾能健產品三個月左右,其父親出現肺部不適,引起呼吸障礙入院。隨后,其母親也因聽信銷售人員“使用產品后將擺脫藥物”的勸說,停用此前醫院開出的降壓藥物,導致血壓波動、心率紊亂,病重至接受心臟手術。王先生表示,僅搶救兩老人就花費18萬元,而艾能健公司僅象征性的給了1萬元安慰費。

            王先生查詢艾能健公司發現,這家公司并無營業執照,所謂“德國進口”的醫療器械,也沒有任何進口批文。在他發現艾能健公司的問題后、前去討要說法時,竟然被該公司員工跟蹤,一旦家中無子女陪伴,員工就會拜訪二老“洗腦”,并要求老人錄像證明自己自愿購買儀器。

            “他們倒是答應退款,但這樣對老人身體不負責任的做法簡直讓人沒法接受!我這次不會退貨了,這些設備就是他們坑害老人的證據。”王先生很憤怒。

            今年3·15,王先生曾向廣州市消委會反映情況,并得到市消委會工作人員的記錄及立案。想不到,3月16日,艾能健的工作人員就開著車拉上王家二老到市消委會撤訴。

            “我父母已經被他們深度洗腦了,對這些機器的功效深信不疑。現在發展到身體稍微好點就要用儀器,不給用就鬧著自殺。”實際上,這并不是艾能健第一次遭投訴了。

            廣州市消委會分析稱,《消法》中規定了經營者有真實宣傳的義務。艾能健的銷售人員刻意針對老年人對藥物依賴的厭倦和急于擺脫藥物束縛的心態,利用老年人心理,在推銷中夸大商品的功效,以誤導和蠱惑為手段,哄騙、引誘老年消費者購買商品。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經營者向老年人推銷保健產品不能靠“忽悠”,宣傳產品和服務時應當嚴守法律底線,誠信經營。保健產品不能替代藥品,無謂的購買使用,不僅損失了金錢,更損害了健康。(唐珩)

            灰榜:有沒有效果心里搖擺不定

            對于保健品有沒有神奇功效,也有很多人表示處于半信半疑的“灰色狀態”,根本傻傻分不清。

            一個月前,家住越秀區的朱伯給記者打來電話,對一家保健品公司的貼心服務大加贊賞,報料給記者希望寫一篇報道表揚一下。一個月后,記者再次致電,家里人卻直接投訴起保健品公司來。

            走進朱伯家,桌面上的一大疊保健書籍額外搶眼。“我們隔三差五就收到保健品的資料,印刷相當精美,內容卻五花八門,現在都有20多本了,真是一種騷擾,也令我們疲之奔命(去參加講座)。”他直言自己不相信。太太鄭姨卻馬上“揭穿”他說:“我從來不信(保健品),只有他信,街上看到派保健品傳單,他一定要拿,發現合適的,他就去參加,真是麻煩。”

            今年已87歲的他們,自稱自己從沒有上過保健品的當,只是在第一次參加保健品講座時,買了10罐總價1200年的瑞年高鈣氨基酸胚芽營養麥片。

            “賣得貴,但質量好,起碼是正貨,他們說,那間公司是李嘉誠集團旗下的,李嘉誠這么有錢,怎么可能是假的,而且內地沒得賣,要從香港進貨,”但鄭姨也直言,吃了瑞年麥片后,感覺沒什么用。

            “以后都不買啦,也不參加講座了,”鄭姨說:“從早上8點半,坐到中午12點,浪費時間‘聽耶穌’(講廢話),就是貪些小贈品,都不知道貪這些干嘛。”可話畢,她又開心地向記者展示她從講座上免費領取的拐杖傘。她的一個小本子,清晰記錄著她每天的行程,包括保健品公司地址、到達路線、講座時間、講師名稱等。

            朱伯也參加過多場保健品講座,認為自己對保健品的銷售手段心中有數。“講座上那專家講得頭頭是道,是有一點水平,但這幫人是經過訓練的,至于他們是否真的是專家,我半信半疑。講座上還有一些托在起哄,里面很多人都是同黨,另外公司請我們飲茶吃飯,目的是吸引我們過去。”

            但是,他對保健品還“寄予厚望”。之前,他希望記者寫報道表揚的是某牌子艾多喜片,據說能緩解體力疲勞,他這10天來,吃了兩瓶。“我吃了之后腰不痛了,而且可以拿著空瓶到公司換取新的一瓶。”

            鄭姨卻說:“我不相信你吃了有效,你是吃了止痛藥才不痛,不要吃啦,吃得多上癮就慘了!”朱伯點頭說:“藥物可能有麻醉成分,看來這間公司是先給你甜頭,等你吃上癮了,以后就收錢。”

            紅榜:老太洞察銷售不良動機

            在眾多投訴中,記者發現一個稀有案例:面對處心積慮、環環相扣的保健品推銷手段,八旬精明老太張姨,都差點招架不住,經過一輪細心觀察、認真分析,最終保住了荷包。

            張姨回到家后細細思量,不禁驚訝:這場近200人的大會,涵蓋深圳、廣州、韶關三地老人,絕大部分有購買推銷的保健品“梅邦蟲草精”,少則買一份,多則三五份,每份約8000元。要知道,他們中,有些老人的退休金,才兩三千元一個月,有些平時“買根火柴頭都想三想”。對于張姨的機警,女兒甚為欣慰,特向羊城派報料。

            張姨家住越秀區,7月12日,在一家保健品店的組織下,去惠州龍門旅游,只需繳納68元的包車費用,而兩天三夜的吃住玩費用,則由一家名為“梅邦”的公司來孝敬老人。

            一路上好不熱鬧,唱歌、聊天、講笑話,只字未談保健品。一行人游覽惠州西湖、參觀寺廟,還泡溫泉、摘葡萄,吃好住好。張姨始終覺得,此行會“有些故事發生”,果然開大會時就“上演了好戲”。

            “途中有四次大會,演講者叫柏述兵,他很會講話,講到你心悅誠服,主要是講他的產品好。不僅如此,還左一聲干爹,右一聲干媽,哄得臺下老人心里甜滋滋,大聲回應他叫‘兒子’,氣氛熱烈。我一直帶著懷疑的眼光去參加:到最后一定‘作’(敲詐)你一筆。”張姨說。

            “司儀說,柏總(柏述兵)喜歡人拍掌,希望有人給他戴高帽,不斷讓我們給點掌聲,”張姨回憶說,“這是有陰謀的,就是要讓我們興奮,興奮后就沒有理智了。”

            “柏述兵還說,自己有幾千萬身家。就是為了讓你覺得,他不想賺錢,是一心為你好、做善事。還說他有一個愛好,喜歡送東西,有名‘柏大方’,所以動不動就給你送禮品。但在我這里,他是‘偷雞不到虧把米’。”

            張姨還發現,對方送什么禮物也很講究,“先給送四瓶藥酒,說是釀藥酒的催化劑,然后教你怎么釀藥酒,購買梅邦蟲草精后,還送釀酒藥方,大家覺得很‘抵’,其實是環環相扣。”

            禮品都經過隆重的“開光儀式”,包括一塊標價1999元的玉佩,“我跟同行的朋友說,這塊玉是假的,戴假玉不吉利,朋友不信。他柏述兵也有一套說辭:信物不在貴與便宜。他肯定知道這塊玉并非真品。”而所謂萬能藥膏、噴劑“雪域甘露”,張姨之后才發現,是皮膚消毒劑、消毒液。

            對方還專門送了一張小棉被,“我在車上聽到有老人說,還送被子啊,兒子都沒有這么孝順。真是中毒太深。”張姨說。

            說到買產品,經過對方一輪“軟硬炮制”,張姨依然心里分明,一再拒絕:“你覺得這些保健品有效果,是因為心理作用,這些口服液、噴劑、藥膏,都不知道材料是什么。”

            事后,記者在網上查了一下,發現早在2009年,“梅邦蟲草精騙局”就已被曝光打擊,幾年前死灰復燃,夸大宣傳為主要“罪狀”,有些連保健功效都沒有,屬假冒偽劣品。張姨懷疑自己也掉進了此騙局。

            老廣七嘴八舌話“坑老保健”

            據廣東省消委會統計,2015年,廣東省消委會共收到有關保健食品投訴并不多,總計14件。其中質量問題1件,合同問題6件,廣告問題3件,價格問題2件,假冒問題2件。投訴的數量不多。但羊城派發出話題后,卻一石激起千層浪,憤慨、無奈、懷疑、羞愧交織,這已經成為一個談“老人被忽悠買保健品”色變的時代,家家有本血淚賬。

            葉先生:這種情況在山區縣城更明顯,很多老人家被盛情邀請體驗,專家免費講座洗腦,一些能說會道的托兒現身說法,吹噓產品如何靈驗,并且經常送上花生油、大米啥的。久而久之,老人家就會放松警惕,上當受騙,乖乖把棺材本砸進去買價值上萬、號稱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鄭先生:為了不背上“不孝子”的名聲,給了父母3萬塊買電椅,如果不買老人不開心,心情影響身體,就當買個高級玩具了吧。

            薛佳佳:有同事的老媽,不聽女兒的勸,要把房子賣了買個幾十萬的保健床墊。

            鄭良:看他們對我們父母的熱心勁,好大壓力。沒事朝問候晚關懷的,時不時送點家鄉的小土產,讓老人家覺得自己生了個叉燒怎么看都不如騙子。

            凱風:天!這么多受害者,我還以為就我們家這樣。我家座機已經成為騙子向我爸推銷假藥的專線,我爸怕我們聽見,叫騙子直接打他的手機。

            謝小妞:我姑媽被人騙了。花17000元買了一臺按摩器,說什么病都治,什么功效都有。除了說明書啥都沒有,就是個三無產品,我去查了下,是個韓國美容機,網上賣200元。

            小華:建設三馬路附近有家小店,專騙老人錢,平時有老人經過就拉著做免費體檢,然后說請香港名醫坐診,一診就說老人全身是病,危及生命,然后讓老人去西華路彩虹橋參加幾百人的大會,會上有幾個老人在臺上講,說自己有糖尿病本來要截肢了,吃了他們的藥就全好了。還跪公司老板。我媽就是這樣被洗腦了,被騙了10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