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東莞企石:清明前后艾角飄香-世界觀速訊


            (資料圖)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通訊員 企石宣

            春雨過后,艾草悄悄地抽出了嫩芽,一年之中最為鮮嫩。清明前,東莞市企石鎮很多村民喜歡采摘艾草用來制作傳統“艾角”小吃。近日,記者來到企石鎮博廈村村民霞姨的家中,看看當地人如何制作“艾角”。

            霞姨先摘取一把把艾草,將其清洗干凈,去掉老根,摘下最嫩的莖葉作為制作“艾角”的材料。她表示,新鮮的艾草味苦,要經過清水多次洗滌,除去葉子上依附的各色雜質和碎土,瀝干備用。然后,用開水燙煮洗凈晾干的艾草,這是為了去掉一些澀味。她還往鍋里滴了些許油,把艾草放進鍋里煮,撈出切碎后再次放進鍋里煮沸。煮好的艾草汁倒進糯米粉中攪拌,反復搓揉、擠壓和延展,十來分鐘后,粉團漸漸發硬。

            這時候霞姨就開始制作“艾角”。她先抓一小團粉團出來,將其捏成中間凹的形狀,包上主要是芝麻花生或紅豆等炒香的餡料,味道軟糯清甜。裹餡的粉團被搓成一個個角子形狀,放到蒸籠里,蒸上約10分鐘,艾角就可以出爐了。揭開鍋蓋,熱氣騰騰,一陣陣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

            小小“艾角”不僅藏著春天的味道,更承載著企石一代又一代人對傳統美食的傳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