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液態陽光研究院及產業化示范基地落地廣州南沙”簽約儀式在廣州市南沙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指導,鳳凰衛視特別支持,廣東南粵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鳳凰網財經、鳳凰數字科技共同承辦。
簽約儀式活場
“液態陽光”發展出來新的綠色“能源體系”
(相關資料圖)
什么是“液態陽光”?據了解,“液態陽光”能源體系概念由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University Professor、中國科學院大學高級顧問施春風首創提出,是指通過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將光能轉換為穩定的化學能并以液體的形式存儲、運輸與應用的相關系統。“液態陽光”不僅能夠將可再生能源所生產的電能轉化為甲醇,而且生產過程中能夠吸納大量二氧化碳,實現碳的循環使用。
施春風表示,“液態陽光”的概念是由他在沙特阿拉伯提出來的。這是一個新的概念,是“桶裝的陽光”,并且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去運用。因此也把它稱為“新型的石油”,并且這個新型的石油是能夠用目前的物流系統運輸的。
為什么會在中國提液態陽光的概念?施春風指出,中國的太陽能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潛力巨大,可以為更多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圍繞中國能源戰略和能源安全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能源戰略是每一個國家的核心戰略。中國的資源稟賦是“多煤少油”,從國情出發,要在未來的國際戰略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發展新的能源,尤其是綠色能源。而“液態陽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來的一個具有極大戰略意義的新的綠色“能源體系”。鄭永年認為,“液態陽光”生產的能源完全是綠色能源,對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意義重大。“我衷心希望液態陽光項目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成為中國新能源的領軍企業,不僅要為國家作出貢獻,也要為人類生存環境和地球生態改善作貢獻。”鄭永年表示。
廣東南粵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全則表示,“液態陽光”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它能直接利用和消耗二氧化碳,如果年產規模達1000萬噸綠色甲醇,將每年直接利用二氧化碳1300萬噸,這對人類是一個很大的貢獻,所以這個項目非常有意義,非常值得去做。
聚焦“液態陽光”創新研究
據了解,本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是通過“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的合作模式,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合作平臺,匯集各方優勢資源,聚焦“液態陽光”的應用和基礎創新研究、技術集成創新研發和產業化生產研究。將在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先進技術集成、成果轉化、產業生態圈打造、市場開拓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液態陽光”簽約儀式的舉行,恰逢廣東省新型能源產業的“政策春風”出臺后不久。3月20日,《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提出加強催化劑等甲醇合成關鍵技術研發,探索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技術,引導企業參與綠色甲醇生產基地以及儲運基地建設等。
在此背景下,液態陽光研究院及產業化示范基地落地廣州南沙,無疑將為廣州市以及廣東省的能源轉型與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實現“零碳”目標提供“南沙答案”。
而早在去年9月份,廣州市也印發了《廣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堅持技術引領,創新發展。加快技術創新及轉化應用,推動能源領域產業轉型升級。培育能源領域相關產業及上下游產業鏈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增長點。
在此背景下,液態陽光研究院及產業化示范基地落地廣州南沙,無疑將對廣州市以及廣東省的能源轉型與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實現“零碳”目標提供“南沙答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