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
接到“警察”告知違法犯罪的電話,小心上當受騙!近日,廣州市黃埔區警方聞警而動,快速趕在事主轉賬之前成功攔截了一起冒充“公檢法”的詐騙,為群眾止損5萬余元。
(資料圖片)
4月2日上午11時許,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分局永和派出所接到黃埔區反詐中心緊急預警,稱有事主疑似正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派出所民警劉警官立即撥打事主黃女士的電話,但電話一直占線,無法接通。
劉警官深知,時間越久,事主被詐騙成功的幾率越高,他立即動身,前往預警地址尋找事主進行緊急上門勸阻工作,但到場后他發現該地址是事主所屬公司的員工宿舍。經詢問后得知,當天周末,事主本該在宿舍休息,可接了電話后便神情緊張急匆匆地出門了。
在事主手機一直被呼叫轉移無法接通且無法確定其準確位置的情況下,劉警官馬上聯系黃埔區反詐中心對事主手機采取緊急解除呼叫轉移措施,并通過永和派出所綜合指揮室開展研判,結合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慣用手法,迅速研判出事主可能正在新莊小東路附近某時租日租房內接受騙子的“保密訊問”。
劉警官對沿路旅館進行逐一排查,終于在第17家旅館的客房里找到了事主,說時遲那時快,劉警官定睛一看,發現電話那頭正在催促事主將手機銀行驗證碼發送過去,他當即上前亮明身份進行制止,并對事主開展法制教育。
經了解,事主當天在公司宿舍接到自稱是老家派出所的電話,稱其銀行卡涉嫌違法犯罪,要求清查賬戶并配合調查。因為對方能準確說出其身份信息,事主相信了來電者,便根據指示來到安靜無人的旅館房間內向詐騙分子提供了存有5萬多元的銀行卡卡號,劉警官到來時,事主正準備將驗證碼告知對方,以存入所謂的“安全賬戶”。
經過劉警官的耐心安撫勸說和解釋,事主方才恍然大悟,意識到是遇到了冒充“公檢法”的網絡詐騙,真警察及時出現勸阻,最終為事主挽回了5萬余元的損失,事主激動得流著淚連連向民警道謝。
警方提醒:切記五個“凡是”
1、凡是接到自稱公檢法人員的電話,提到安全賬戶、清查資金、轉賬匯款的,都是詐騙!
2、凡是自稱某單位、某部門工作人員,主動“幫”你轉接電話至公檢法的,都是詐騙!
3、凡是要求對通話內容絕對保密,或通過網絡出示“通緝令”“警官證”的,都是詐騙!
4、凡是自稱公安人員要求通過電話、QQ、微信做筆錄的,都是詐騙!
5、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網吧等隱蔽環境接受調查或自證清白的,都是詐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