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自貿港大灣區雙向奔赴 廣東海南產業跨海融通-獨家焦點

            “海南自由貿易港和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的突破點、先行區就在徐聞”

            羊城晚報訊 記者孫綺曼海口報道: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正在海南省海口市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瓊州海峽的對岸,三面環海的徐聞港貨如輪轉,車、客、貨在瓊州海峽兩岸穿梭,粵瓊兩地雙向奔赴。


            (相關資料圖)

            “海南自由貿易港和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的突破點、先行區就在徐聞。”4月12日,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徐聞特別合作區在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聲音:兩個半小時貨從湛江到海南

            瓊粵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位于廣東湛江的廣東威王集團有限公司在2021年參加了首屆消博會期間舉行的“粵貿全國”供采對接洽談會(以下簡稱“洽談會”),從這里開啟他們的海南征途。

            廣東威王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電飯煲、電熱水壺、商用冷柜等電器,其中與海南往來最多的產品則是商用冷柜。公司業務經理梁文榮告訴記者,湛江與海南之間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從湛江到海南,通過徐聞港,梁文榮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再加一個小時的輪渡就可以到達,這給業務的拓展提供了巨大便利。

            梁文榮說,從參加洽談會開始,他們不斷開拓海口的新客戶,兩年內海南的客戶從0增加到了9個,“我們的目標是整個海南島各縣區都有一個代理商”。

            “年前我們的訂單爆滿,從3月份起我們的訂單就已經排到了7月份以后!現在從我們公司經徐聞港發往海口,都是當日發貨、當日到達客戶倉庫。交通運輸便利,客戶非常滿意。”

            梁文榮告訴記者,通過徐聞港,他們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對于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建設的推進,他們充滿信心與期待。

            機遇:地緣優勢疊加資源稟賦優勢

            威王的例子,是粵瓊兩地雙向奔赴、合作共贏的縮影,更是粵瓊一路共同發展的生動案例。

            2021年3月,廣東發布《關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將“支持研究與海南在徐聞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列為“重點政策事項清單”的首項。

            在此之后,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加快謀劃推進。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以徐聞港為核心,向東西兩翼延伸,規劃建設總面積140平方公里,將按照“整體統籌、區域聚焦、錯位布局、協作聯動”的工作思路,在中遠期形成“一核引領、兩軸帶動、四片輻射、多點支撐”的產業總體布局。

            未來3至5年,特別合作區聚焦于5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建設,產業發展布局聚焦臨港經濟中心、中央商務區、濱海國際旅游示范帶和產城融合、先進制造、未來產業三大板塊。

            “我們認為,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的建設對瓊粵聯動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從徐聞的區位特征和資源稟賦來看,具備了成為推動瓊粵聯動發展、聯手開辟東盟市場重要平臺的所需條件。”第三屆消博會期間,安永華南區主管合伙人黃寅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黃寅解釋稱,區位特征方面,徐聞港是海南自貿港連接內陸的重要通道,是海南90%以上的生產生活物資和30%左右的旅客及往來車輛進出島的必經之地;資源稟賦方面,徐聞擁有功能齊全的客貨滾裝碼頭和國家一類口岸,以及廣闊土地資源和遠低于大灣區及自貿港的人力成本。在此背景下,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將能夠為海南自貿港連接國內廣闊市場形成重要補足,成為瓊粵聯動中的關鍵銜接點。

            遲福林也向記者談到,依托于徐聞的地緣優勢和資源稟賦優勢,大量的人、貨、物都通過徐聞來往廣東、海南兩省。

            共贏:粵瓊攜手合作發展

            今天的徐聞,是把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這兩大戰略更緊密地融合起來的重要樞紐。

            遲福林提到,聚焦農業、工業,面向國際市場的企業可以到海南布局,大型跨國集團可以到廣東布局,例如年初在湛江“大手筆”投資的巴斯夫。

            “目前,海南有兩件事情亟需通過徐聞與廣東合作。”遲福林向記者舉例稱,一是農業。熱帶農產品高度依賴于保鮮、加工、儲藏、運輸,而廣東的農產品加工水平高于海南,如果號召廣東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入駐海南,將能夠大大提升海南農業的工業化進程,提升海南農業的附加值。

            二是漁業,海南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是海洋經濟總量和廣東無法比擬,因此,吸引廣東有實力的漁業企業進入海南布局,對于海南的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當前,海南正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2025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的目標,以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各項任務,并確定了“三張清單”。

            “這意味著海南從‘境內關內’向‘境內關外’轉變,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兩年多的準備階段中,我們要集中力量放在海南一線,集聚全球資源加快海南島的建設,讓海南真正成為中國面向世界的重要開放門戶。”遲福林說。

            粵瓊合作能夠給海南的產業發展帶來廣闊機遇,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的建設如何為粵西經濟崛起提供動能?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深入推進和全島封關的臨近,勢必會將一部分二線口岸進行前移。在這種機遇下,徐聞港作為對接海南自貿港的橋頭堡,車輛、旅客、貨物吞吐量有望進一步提高,而這些客流和貨流的集聚,也將為粵西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帶動作用。”黃寅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