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浙江省“愛鳥周” 100種杭州常見鳥的“家族檔案”來了

            杭州正值春光,公園里玉蘭、郁金香、櫻花爭相開放。賞花之余,你有沒有發現在林間、水邊穿梭的鳥兒呢?

            每年的4月10日—16日是浙江省“愛鳥周”。最近,中國濕地博物館就推出了“發現身邊的自然”濕地百鳥科普展。100種杭州常見鳥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孩子們關于鳥類有哪些奇奇怪怪的問題?觀鳥有秘訣嗎?在逛公園之前,先來看看這場展覽,了解鳥兒的相關知識,再去自然里探秘會更有意思。

            走進這場濕地的展覽,就像打開了一本可愛的繪本書。一封巨大的信件來自“鳥類家族”,它們通過自我介紹向大家展示了水鳥和林鳥兩大家族分支:會游泳的水鳥、涉水覓食的水鳥、空中獵手、健走者、攀援高手、天生歌手。它們的身體結構有什么不同?分別有什么特長?小朋友也可以現場連連看鳥喙與食物,思考鳥類不同的身體結構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么關系?

            搞清楚了基本的鳥類“家族檔案”,重頭戲就來了。100種杭州常見的鳥類資料,全都來自有著20年經驗的資深觀鳥愛好者,照片被設計成魔方的造型,轉一轉,仔細觀察,掃一掃,了解更多。

            鳥類的名字中有很多生僻字,展覽里貼心地進行了注音。比如小(pì)(tī)是西溪水面最常見的水鳥之一,它們很可愛,在水面起飛,需要像飛機一樣助跑一段距離,到了陸地上呢,根本就不能起飛,遇到危險還會化身暗中觀察的“偵探”。“鳥界網紅”戴勝,雖然頭戴“皇冠”,其實并不愛干凈。名字里又有“魚”又有“狗”的,實際上卻是種“鳥”。

            浙江省林業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鳥類種數達56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9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05種。這其中,被網友評選出25種最美鳥類也可以在展覽中見到。

            展覽的第二單元是來自孩子們的“樹洞”問答。大家關于鳥的好奇實在太多了,鳥有牙齒嗎?鳥都會飛嗎?鳥類環志是什么?鳥會思考嗎?轉開翻版就能找到答案。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現場就有一個“樹洞”,寫下問題投進去,博物館會邀請專家進行解答。

            展覽最后,鳥類家族向大家發出了邀請函。我們總是能在公園里看到“長槍短炮”的觀鳥人,其實觀鳥入門一點也不難,過程非常有意思,只需要掌握一點訣竅。比如觀鳥的時間地點、穿著打扮、隨身設備等等,了解了這些,就可以前往濕地,去發現身邊的自然了。

            這場展覽就在濕地博物館游客大廳,走幾步就能來到碼頭遠眺西溪風景,又或者散個步,到西溪蓮花灘觀鳥區,小、白鷺、黑水雞都是常見的,最近西溪濕地有“國寶”朱鹮“落戶”,運氣好的話,也許能遇上它們。不過要提醒大家,觀鳥第一準則,就是不要打擾到鳥兒們的生活。(通訊員 俞靜漪 記者 俞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浙江省愛鳥周 杭州常見鳥 家族檔案 中國濕地博物館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