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各地餐飲企業發力預制菜布局 讓標準嚴把餐桌安全關

            一頭連著消費者的餐桌,一頭連著農產品生產的田間地頭,它是優質農產品走入千家萬戶的快速通道,同時也是助力農業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的“躬身入局者”——

            春節將至,加之全國各地疫情時有發生,各地餐飲企業紛紛發力預制菜布局,年夜飯套餐、禮包紛紛上市,一時間預制菜成為餐飲行業的熱點,也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新星。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空間規模估計達到3400億元,同比增長18%。在去年商務部主辦的“網上年貨節”期間,年夜飯系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96%,其中半成品也就是預制菜產品增長380%以上。而今年的“網上年貨節”已經開啟,商務部門也表示將推出更多定制化、智能化、綠色化、高品質商品,以及適合不同人群的餐飲套餐和定制年夜飯。業內人士認為,未來3-5年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同時業內專家認為,“預制菜”企業一頭連著消費者的餐桌,一頭連著農產品生產的田間地頭,是優質農產品走入千家萬戶的快速通道,同時也是助力農業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的“躬身入局者”。

            需求推動概念升級,

            應對“廚房革命”新主張

            “預制菜”常被大眾理解為半成品菜,指已在工廠處理好、搭配好甚至已經做成的菜式,采取冷凍或真空包裝保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要加熱或通過料包組合進行簡單的烹飪即可食用。在舌尖科技輪值首席執行官李穎波看來,只有站在消費端的角度,從使用人群和場景去反觀產品,才能夠給預制菜最為恰切的定義。

            “預制菜的消費人群和場景包含三類:第一類人群常年在家烹飪,認為做飯最麻煩的步驟是前期食材處理;第二類人群是因為工作較忙或廚藝不精等原因,平時很少下廚;第三類是懶得做飯或不會做飯的人,只能吃現成的。”對應這三種情況,舌尖科技匹配了多種解決方案。“第一類是預制食材,提供切割等初級加工,食材焯水、過油等基礎處理和深度預制處理三種形態,縮短前處理過程,第二類是速烹菜,包含即烹型產品,搭配好包含主食材、配菜和風味醬包在內的ABC包,讓消費者可以簡單快速地完成一道菜的烹飪,同時,也提供即熱型產品。”李穎波表示,舌尖科技所涵蓋的產品形態努力實現便捷與體驗感的合一性,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訴求。

            近些年,預制菜越發頻繁地出現在餐桌上,李穎波認為這一變化的背后或有兩點原因:一是中國的家庭結構在變小,原本由父母承擔的做飯家務現在需要由年輕人自己操持,這為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帶來挑戰;二是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無論是因為減少聚集還是出于飲食健康的考慮,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家做飯,飲食消費習慣逐步被改變。“由此可見,預制菜從表象上看是順應大眾飲食需求的變化,實質上是針對家庭廚房變革的解決對策。”李穎波說。

            打造豐富產品矩陣,

            重塑預制菜業務生態鏈

            李穎波在采訪中認為,只有當食物同時滿足五個條件,才能帶給消費者理想的用餐體驗:地道食材、優質口感、高性價比、安全、方便快捷。

            中國是飲食文化大國,菜系多樣、菜品豐富。如何讓預制菜滿足不同地域消費者的飲食需求和消費體驗,舌尖科技在不斷思考、實踐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對應中國的八大菜系,舌尖科技在中國八個地區組建八支產品研發團隊,每支團隊中都有中餐烹飪背景的專業廚師作指導,分別結合地域美食特色做產品研發。”據李穎波介紹,研發工作包含三點:一是經過標準化的流程,復刻風味,還原各地食物地道原味;二是用中國的特色食材進行組合,實現菜品創新;三是探索挖掘各地時令食材。此外,在舌尖科技總部還設有風味品鑒和大宗采購兩個團隊,前者負責確保食材質量、口味正宗和烹飪方式的簡易度,后者負責搜集國內外食材,擴充種類。

            李穎波表示,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據他介紹,舌尖科技依托信息化平臺,接入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冷鏈物流系統和線下門店的各種運營信息,力爭讓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實現可溯源、可管理、可監控,確保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此外,高性價比也是消費者選購預制菜時的側重點之一。“舌尖科技改變傳統原材料采購模式,團隊在一線獲取新鮮食材,直接運到工廠進行處理,再通過冷鏈運送到各城市的門店,砍掉層層中間環節,給到消費者實惠的價格。”李穎波說。

            加強技術投入與升級,

            讓標準嚴把餐桌安全關

            據了解,我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有很多業務細節需要行業企業不斷發現、持續改善。由于預制菜從加工到出售時間跨度較長,并涉及冷凍冷藏,故其在食品保鮮、食用安全等方面有潛在風險點。為此,業內逐步達成共識,應該在科技的推動下更新預制菜生產、存儲、保鮮等技術,著力建立、完善預制菜質量安全標準和檢測體系。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廚房革命 餐飲企業 預制菜 餐飲市場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