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兩會”代表委員教育熱點座談會上,有政協委員呼吁,規范兒童體育培訓市場,推進兒童校外體育事業健康發展。隨著“雙減”政策落地,孩子有了體育活動時間,兒童體育培訓市場十分火爆。然而“火爆”的背后也存在隱患和亂象,兒童校外體育培訓亟須科學引導。
時下,兒童體育培訓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兒童體能館等培訓機構遍地開花。某些體育培訓機構大力宣傳成人化兒童運動項目,比如蹦床、攀巖、跑酷等。兒童體育運動“搶跑”情況也層出不窮:4歲幼兒高山滑雪秒殺成年人、4歲小孩挑戰12米高專業攀巖墻、幼童蹦床做出前空翻動作……兒童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固然令人欣喜,但切忌把“搶跑”的錯誤育兒方式用到兒童體育鍛煉上,也勿把競技體育的訓練思維強加在兒童身上。否則,有可能給他們帶來難以挽回的身心傷害。例如,舞蹈培訓班上不科學的下腰練習導致幼兒癱瘓、9歲娃娃練拉丁舞過力撕裂半月板、6歲兒童訓練跑酷致小腿骨折,等等。
兒童體育培訓行業快速發展,出現了多方面問題:一是有的培訓機構空間狹小、空氣污濁;體育設施缺乏安全處理,易碰邊角沒有包裹軟性材料;設備老舊、失修等,形成安全隱患。二是速成教練多,缺少優質體育師資。據調查,現今業內有近一半教練是“速成教練”,大都通過幾天培訓考個證就上崗,難免不出問題。三是課程體系不健全、教學方法不科學,往往不分年齡段統統使用同一套教材和一樣的教學方法,致使教學混亂,損傷事故時有發生。
作為家長,在孩子體育鍛煉方面應樹立正確育兒觀,不盲從、不搶跑,同時要學習必要的體育知識,了解孩子生長發育規律及運動敏感期,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項目,并在挑選體育培訓機構時多些理性。
規范、引導兒童體育培訓市場需要標本兼治。有關部門應完善相關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強這一行業的教師培養培訓和課程體系建設,促進行業體育器材標準建設等,推動兒童體育培訓行業科學、健康發展。(程永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