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吉林大地春寒料峭,新冠疫情肆虐。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在確保門急診正常開放、發熱門診接續運行、危重病患及時救治、學生正常生活的基礎上,持續派出醫療隊向省內多方伸出援手,與各界力量共同抗擊疫情,成為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的“定心丸”。
“盡銳出擊,守土盡責。”這是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體二院干部職工疫情防控的意志和決心。在吉林省新冠疫情的始發時刻,吉大二院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
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每天召開例會,梳理疫情防控流程,將問題關口前移,化解場地不足等短板。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多次到門急診和病房實地查訪,認真聽取群眾需求和呼聲。醫院黨委書記柳克祥和院長秦彥國每天都實地踏查門急診、留觀病房和科室的運轉情況。
“我要報名!”“我有臨床經驗又是男生,我排第一班!”在院里剛剛發布《關于成立夜間急診協助團隊的通知》后,就有眾多機關科室黨員主動請纓,爭相參加第一輪值班,搶先上崗。
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疫情發展動態,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吉大二院即刻組建抗疫一線臨時黨支部,對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細化分工,不斷出臺一個又一個科學有力的部署,確保抗疫穩步推進。
歷經援鄂、援哈、援津多次抗疫出征磨煉的隊伍,是一支隨時拉得出打得響的戰隊。
醫院在確保醫院門診不停、發熱門診合理開放、住院患者正常診療情況下,醫院以實際行動踐行公立醫院“國家隊”的責任使命,克服派出人力不足的困難,全力支持省市要求,每次都是聞令而動,緊急從各科室征調醫護人員,成立救治醫療隊、核酸檢測采集隊,四面出擊,抗擊疫情,守護家鄉。
困難總是被克服。吉林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受吉林大學、吉林省衛健委、長春市衛健委委派,派出9批核酸采集與檢測醫療隊1059人次,支援九臺區救治醫療隊52人,支援吉林市重癥救治醫療隊55人,支援醫療救治設備ECMO4臺。派出重癥、護理、檢驗等各類指導專家43人次參與到省內方艙醫院建設、疫情防控指導、核酸檢測質控、確診病例轉運、重癥患者護理等疫情防控與救治的重要環節,全院合計派出醫務人員高達1428人次。
24小時待命,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后勤、安保和物資保障人員。
防疫全院一盤棋,為緩解門急診壓力,醫院由機關人員及部分臨床科室志愿者每組4人組成夜間急診協助團隊,協助夜間急診患者接診及配合疏導等工作。
“確保門急診開放,危重癥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滿足吉林省人民就醫需要。”這是吉大二院領導班子的責任擔當,也是二院的必答卷。
在疫情防控與支援前線的同時,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吉大二院不間斷接收患者,確保疫情防控與救治病患兩不誤。
醫院按照國家和省市疾控標準,發熱門診、門急診病房嚴格梳理感控流程,做到了24—48小時核酸陰性就診。積極開展抗原檢測,發熱門診閉環管理。門診設立1米線,實施分時段、全預約制,減少等待。設立分診通道、急診通道,檢測結果未出來,由綠色通道進行緊急救治。嚴格要求排除新冠陽性才可住院,減少陪護人員,實行閉環管理,不準陪護外出。拒絕其他人員探視。
在審慎安排下,醫療、護理、感控每個部門都精細梳理流程,協同作戰,密切配合。各科室第一時間啟動疫情期間診療應急預案,補充完善修正工作流程,保證各個環節的安全、有序、有效。
心外科、ICU、產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普外科、兒科等科室,每天都接收危重癥患者。特別是心外科,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救治了2名主動脈夾層危重患者。
吉大二院門急診持續對特殊病人開放,就診患者增多,院領導多次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查訪,全力保障患者救治。
在醫院不斷外派醫護人員,支援各類抗疫任務近1400余人次的情況下,平均每天門診量近2000人次,高峰達3500人次。高峰時段平均1分鐘1人次。目前,有近2000人住院治療。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圖片由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