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涉及千家萬戶,進小區需層層把關:測體溫,驗蘇康碼,行人、車輛排隊堵塞,但人工查驗又太麻煩……日前,記者獲悉,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為把好“入戶”第一關,南京市建鄴區在68個老舊小區及部分零散獨幢小區升級加裝了75臺(套)人臉識別測溫比對一體化門禁終端,在科技賦能下,小區“云”防護,防疫再升級。
在玉蘭里社區記者看到,安裝該設備系統后,對小區居民來說,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憑身份證、年輕人通過刷蘇康碼就能進入小區,基本省去了出入卡口人員填報登記信息、掃碼人工查驗等工序,避免了交叉傳染,可提高通勤效率。
居民或車輛進入后,這套設備的終端通過互聯網數據上傳至市公安系統大數據,由大數據進行人臉和證件識別,進出小區人員身份和行程軌跡信息一目了然,便于物業工作人員及時處置。
一體化門禁終端還能與現有的物業監控、煙感等前端“技防”設備一道,結合日常“人防+物防”,為老舊小區構建起“可見、可管、可控、可追溯”的數字化防控“安全網”。即,使用這套升級版的物業防控管理系統后,通過人臉識別、刷身份證、掃“蘇康碼”,就能實現行程軌跡異常、體溫異常、未佩戴口罩等事件報警,并同步至終端,實現“一證(碼)通行,軌跡自動比對”。
快速高效檢測的背后,依靠的是智慧防疫。一臺設備,具備了“精準防控”“一網統管”功能,提升了建鄴區老舊小區“智慧防控”等級。這批“最強大腦”的高速運轉,也將為建鄴居民群眾筑起疫情防控更堅實的“堡壘”。(通訊員 建萱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孔芳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