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權威解答:服用中醫預防藥物,可以改善人體寒濕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

            3月3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本輪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20場新聞發布會。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王健表示,兩年多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中的作用得到了全社會的普遍認可。

            導致本輪疫情的直接因素是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其特點是感染者年輕化、強傳染性、無癥狀及輕型居多,預防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根據其發病特點仍為“疫毒”,病屬“寒濕疫”。

            肺脾氣虛、寒濕偏盛的“狀態”為發病基礎。結合近期氣候特點,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后驟降,吉林出現冰雪天氣,寒濕尤盛。

            寒濕狀態人群會表現畏寒肢冷,口淡粘膩,體胖,易惡心,不思飲食,乏力,大便稀或溏粘不成形,或伴關節疼痛、肢體腫脹,舌淡苔膩。所以中藥預防重視“散寒除濕,辟疫扶正”。

            基于前期的經驗,我們更新了《長春中醫藥大學寒濕疫(奧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我們針對重點人群進一步開展藥物分類預防治療,目標是達到全覆蓋。

            針對集中或居家隔離的密接、次密接人員、醫療人員、警務人員、核酸檢測人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給與中藥2號方以解肌清熱,宣肺化痰。最近由長春市衛健委、長春中醫藥大學共同組織的中藥預防治療組發放的藥物就是這個方劑,每天發放40萬副。

            針對在居家的普通居民,給與除濕防疫代茶飲。

            如果出現惡寒發熱,無汗,頭疼身重,肢節酸痛,鼻塞聲重,流清涕,喉癢,噴嚏,胸悶咳嗽,痰多色白,面色淡或青灰,手足欠溫,舌淡胖,苔白或膩,脈浮或浮緊。給與中藥1號方以散寒除濕,宣肺解表;

            如果出現高熱身痛,惡寒輕微,喘促氣急,或有汗或無汗,頭痛面赤,心煩不眠,痰黃難咳,鼻干口渴。舌尖紅赤,苔薄白而干或黃燥,脈滑數或細數。給與中藥2號方以解肌清熱,宣肺化痰。

            建議服用時間7天,可以改善人體寒濕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群眾新冠感染風險。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文 羅浩/攝

            關鍵詞: 機體免疫力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