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不是要去消滅病毒嗎?你好棒!”每次聽到4歲女兒稚嫩的聲音,她都充滿了力量;
“孩子們,太謝謝你們了!你們太不容易了!”聽到居民們樸實的感謝,她行動的腳步更加堅定;
……
她叫王琨婷,吉林省委辦公廳接待一處工作人員,疫情襲來,管控居家中的她主動申請成為社區抗疫志愿者團隊的一份子,加入社區臨時黨支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抗疫”戰線中普通卻又不平凡的“大白”力量。
3月15日,王琨婷所居住的長春市寬城區中冶藍城小區因為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而封閉管控。
“您好,我是咱們社區居民王琨婷,是黨員,是省委辦公廳工作人員,我想申請參加咱們社區的志愿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她本可以居家隔離休息,在得知可以報名參加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后,她第一時間給社區打去了這通電話。
3月20日13時許,王琨婷終于等到了寬城區欣園街道民生家園社區工作人員的反饋消息,“因為小區封閉,可以在小區內參加志愿者工作。現在馬上需要三名志愿者,協助封控樓棟陽性病例外其他單元的核酸檢測工作。”王琨婷接到電話,加入了志愿者群,立即回復了消息,換好衣服就下樓報到去了。
“我是黨員,越是有危險就更應該沖在前。”對于有著15年黨齡的王琨婷來說,她這么說也這么做。
“真是難為你們了,我們這些人危險多大啊,你們能來我們也安心了。”當日下午,王琨婷協助檢測人員一層層、一家家為封控單元核酸檢測,聽到居民這么說的時候,她知道這份工作總要有人來做,正是這種危險,更加堅定了她“沖在前”的決心。
此后的每一天,在“中冶志愿者”隊伍中,王琨婷忙碌的身影,常常出現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她不僅參加“追陽”“敲門”行動,為出現陽性病例的樓棟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有時維持秩序,有時做信息登錄,有的時候看物資,有的時候送菜,挨家挨戶發放試劑盒……”王琨婷還記得3月30日,晚上7點開始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22層、17層、7層,等她爬完這3棟樓發放完試劑盒,再挨家查看過檢測結果后回到家,已經是凌晨。
(左一為王琨婷)
“接到任務時都是時間緊,任務重。有的時候來不及和孩子說就出發了。晚上回來的晚,孩子還在堅持不睡覺,等我回來陪我,給我洗腳,給我加油。不出任務的時候,我的女兒還會問我媽媽,你怎么還不去當志愿者?你不是要去消滅病毒嗎?”或許4歲的女兒并不能完全理解王琨婷這個“大白”付出的努力,但在她小小的心中,她知道,“媽媽,你真棒!”
4月1日早晨6點,王琨婷接到協助核酸任務的通知后又忙碌起來,13時許,完成核酸檢測任務后,她和志愿者們一起,開始為業主送菜、送物資 ……雖然,防護服下的她,居民大多認不出來,但是她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莊嚴承諾。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彭紳/文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 陽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