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黨員,只要有需要,就一定會挺身而出。”
“需要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
“我們多干點,別人就少干點。”
……
這些樸實的話語,出自吉林水投集團城市供水公司曲奇和劉會艷夫婦。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這對夫妻檔,并肩戰“疫”,用實際行動繪出最美“同心結”。
自戰“疫”集結號吹響的那一刻,每天通過媒體看到那些與疫魔競速、與時間賽跑、為家園筑牢安全防線的一線工作者們,曲奇和劉會艷夫妻兩人深受感動,也渴望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3月18日,曲奇和劉會艷正式加入了抗疫志愿者隊伍中。早上7點30分,夫妻二人來到二道區新開社區開始工作,熟悉工作環境后,曲奇擔起消殺、核酸檢測配合等工作任務,劉會艷負責社區物資的收發、整理……
一天工作下來,患有嚴重的腰椎病的曲奇,腰很痛,電褥子是他緩解疼痛的幫手。體重只有90斤的劉會艷,正處于術后康復期,她說:“從來沒做過什么體力活,但覺得再累都值得。”
“需要我們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
這是曲奇和劉會艷在二道區新開社區志愿服務11天中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
曲奇負責轄區3個小區5000余戶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的消殺及發放工作,同時還會協助網格長入戶貼封條、發放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每天纏著護腰帶的曲奇,實在不舒服了,就把著樓梯扶手站著緩一緩,每晚回到家中再用電褥子暖腰來緩解疼痛,就這樣,他依然堅持每天到社區上崗。
防護服、面罩、手套……在新開社區的物資倉庫內,劉會艷清楚地記著每一箱、每一包、每一個防護物資的來龍去脈。對于做過財務工作的劉會艷來說,最難的不是對賬、出庫這樣的統計工作,熟悉掌握每一種防疫物資是她要過的第一道關,每天工作近十個小時成為常態,晚上脫下防護服時里面的衣服已全部濕透,摘下防護口罩時,臉頰、鼻梁和耳朵都留下了深深的壓痕。
在劉會艷眼中,社區工作人員中不少都是“孩子”,她想再為她們做點力所能及的。晚上回到家,劉會艷包餃子、煮肉,給一同奮戰的戰友準備午餐,看著戰友吃著自己做的可口飯菜:“又開心又心疼。”
“我們能多干點,別人就少干點。”
“只要抗疫需要,我們一直都在,越是艱險越向前,越是危難越擔當。”
對于曲奇和劉會艷夫妻來說,當他們看到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看到社區工作人員的辛苦,只要能為大家分擔,他們就是再累再難都能堅持。
在疫情提級管控后,曲奇和劉會艷并沒有暫停他們的志愿服務工作。這一次他們把服務地點轉到了自己所在的小區。協助小區居民核酸檢測、為居民送菜、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他們期盼著疫情早日結束。
朋友、同事、伴侶、戰友……“雙職家庭”“雙黨員家庭”,曲奇和劉會艷扮演著太多角色,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們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抗疫志愿者,他們書寫著黨員的責任和擔當,以家之合力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彭紳
受訪者本人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