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長春中醫藥大學聞令而動,全程深度參與吉林戰“疫”工作,在疫情防控和救治方面,發揮出了中醫藥預防和治療的獨特優勢。
戰疫情 傾其所有盡銳出
2022年3月初,本輪疫情告急,長春中醫藥大學黨委第一時間做出決策:選派具有一線抗疫經驗的中醫藥救治專家團隊進駐重點地區。1333名亦師亦醫的醫護人員從各條路線奔赴戰“疫”一線,分別支援吉林市、九臺區、通源方艙、北湖方艙、卡倫湖方艙、傳染病醫院和省人民醫院。得知核酸采集人手緊張,學校又立即組建核酸采樣隊,護理學院全員出動,火速馳援長春市汽開區、九臺區、二道區和凈月區。
除了派出增援力量,學校還組織具有一線抗疫經驗的中醫救治專家組進駐吉林市、長春市、琿春市等疫情重點地區進行中醫藥救治指導。每到一地,專家組都迅速深入定點救治醫院及方艙醫院了解診療情況,現場指導中醫藥參與醫療救治。期間,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救治專家組不僅分區域巡診,還參與省、市、定點救治醫院(方艙醫院)三級中醫專家聯合會診。
截至4月19日,學校派出的檢測隊伍共完成核酸采樣71萬人次,2家定點醫院及6所方艙醫院累計收治12928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累計10053名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治愈出院。由長春中醫藥大學專家組提供的預防中藥代茶飲和治療方劑在省內廣泛應用,累計發放中藥850萬付,覆蓋230萬人,療效顯著。
顯優勢 岐黃精術濟蒼生
疫情發生以來,長春中醫藥大學科學總結中藥縮短病毒清除時間、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的循證證據,用事實證明盡早使用中醫藥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預后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國家診療方案的基礎上,學校總結多年抗擊疫情經驗,結合吉林省地域、氣候等特點,制定《長春中醫藥大學寒濕疫(奧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提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治療以“消除癥狀,截斷病情,盡快轉陰”的基本治則,從整體上把握新冠肺炎發病規律,為改善相應人群寒濕狀態、提高免疫力、減少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提供了中醫策略:針對輕型、普通型患者采用分層用藥;為重癥患者提供“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精準治療方案;在疾病恢復期給予中藥口服鞏固療效,減少復陽率,降低次生災害。全省在院治療的確診病例中藥使用率達100%。
疫情之初,長春中醫藥大學首先在校內應用中藥預防治療,吉林省疫情防控中醫專家組組長、校長冷向陽多次深入校園疫情防控重點區域實地督察,叮囑工作人員指導并監測在校師生飲用中藥,凈月主校區900余名師生無一人感染病毒。在其他學校學生集中管控后,長春中醫藥大學專家組精心指導,對管控學生給予中藥預防治療,也取得了很好的預防效果。
在冷向陽的指導下,長春中醫藥大學醫療隊結合武漢雷神山方艙醫院抗疫實戰經驗和學科建設優勢,立足于長春市實際,創立了彰顯中醫藥獨特優勢和特色的中醫藥抗疫“方艙經驗”:實施“早中醫藥漫灌治療、早中醫情志疏導、早健康管理康復指導”的“三早做法”,打出了“方艙模式”組合拳。
醫療隊還通過微信平臺、癥候評估表24小時不間斷跟蹤患者情況,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診療方案。為了做好服務保障,醫療隊將“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開進通源方艙醫院,確保24小時內隨時能夠調劑中藥配方顆粒,有力保證了患者用藥需求。
從荊楚大地到白山松水,長中醫人秉承仁心仁術和醫務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在疫情預防、技術支持、醫療服務等方面進行中醫藥援助,從前線逆行到后方護航,跑出抗擊疫情“加速度”,打出同心抗疫“組合拳”,為全省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殲滅戰阻擊戰貢獻長中醫方案、長中醫智慧和長中醫力量。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通訊員:瞿新明
圖片由學校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更好利用太空空間 我國將組建近地小行星監測系統
今天(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2周年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
電力行業數字化變革,如何落地?
在宏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
“五一”小長假,我們漢江源見!
游漢源美景 觀羌族儺藝 賞湖上演...
工程師:手機屏幕要經常清潔 但要掌握技巧
手機用過一段時間后,屏幕總會出現...
部分車型存安全隱患 廣汽豐田等四家車企召回138899輛
記者日前獲悉,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