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要求從今年9月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一門獨立課程,各中小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需要設置每周不少于一課時的勞動課。面對新開設的勞動課程,學校在安全保障、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方面能否安排到位?5月24日,江蘇省教育廳在上線《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節目中現場進行了回應。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介紹,關于勞動教育課程的資源建設、師資隊伍和安全問題,江蘇省都有明確要求。
在教學資源方面,學校可以將現有教育資源、預計投入資源和社會各界資源相結合。針對勞動課程師資隊伍建設要專兼結合,一方面用好現有學科老師,通過培訓讓他們能夠參與學校的勞動教育。同時也需要招聘一些專業的師資或者兼職老師,比如說各行各業的優秀勞動者、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勞模等,都可以進校園給師生們開講座。
在安全教育方面,學校會根據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有序安排勞動教育,以保證孩童操作的安全。其中,涉及勞動場所、勞動資料、防護措施等資源的設置,會要求教學老師合理安全操作,并做好監管和預案。
顧月華表示,勞動課作為一門獨立課程,如何評價學生表現是家長們的關注熱點。對此,顧月華提醒學校老師要避免傳統應試的、功利的,特別是紙筆測驗的評價,切忌家長越俎代庖,要強化以評促學。
“這個過程評價中間尤其注重兩個關鍵點,一個要讓孩子們親身參與,主要是體力勞動,然后體腦結合,要有手感;第二個是參與了以后要有獲得感,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對勞動人民的熱愛,認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顧月華強調,勞動教育課程的發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協同,更新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
(實習生 郭歌 記者 蔣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