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吉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發揮畜牧業的中軸產業作用,實施“秸稈變肉”標志性工程,啟動1000萬頭肉牛建設工程,打造全國“大肉庫”。
站在新起點,讓“四個蹄子”追趕“四個輪子”,把“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打造成富民強省的標志性工程強勢開篇。
(資料圖片)
2020年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緊緊盯住肉牛產業高質量目標,牢牢抓住工程建設的“牛鼻子”,推動肉牛養殖量創歷史新高。
“四個蹄子追趕四個輪子”成為全省廣泛共識。
高規格組建了由省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從省直14個部門抽調30人組建了省肉牛辦,全省61個市縣成立了領導小組或肉牛專班,通過抓工作推進、抓政策扶持、抓項目實施,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推進機制,在全省上下凝聚了思想共識,極大地調動了廣大養殖加工企業的積極性。
系列含金量高、管用頂用的政策,落地見效!
省政府密集出臺了“牛十條”“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組建了“政銀保擔”聯動支牧聯盟,從肉牛政策性保險切入,農戶保費不變,提高了保額,擴大了保險覆蓋面,解決了金融機構后顧之憂,破解了融資難題。
創新推出200余種金融產品,全省肉牛貸款余額達到152.8億元。其中,肉牛活體抵押貸款余額30億元。
創新運用專項債支持肉牛產業發展,2021年首批通過國家審核專項債項目7個,利用專項債資金25.34億元。全省累計謀劃并通過國家審核入庫的肉牛專項債項目47個,專項債券總需求206.7億元。
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花!
2021年,全省新建肉牛大項目63個,其中50個項目開工建設,38個項目引牛入欄,16家企業從國外引進基礎母牛2.46萬頭,創歷史新高。
2022年,全省新謀劃千頭以上肉牛養殖項目58個,規劃總投資281.22億元,設計飼養能力73.27萬頭,現有23個項目開工建設,引進肉牛5151頭。
科技信息對產業的支撐作用明顯。
吉林省科技強牧聯盟,邀請國家肉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等知名專家建立了專家委員會,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延邊大學先后成立了吉林現代肉牛產業學院,成功舉辦了2021中國吉林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匯集全國肉牛科技創新前沿力量,助力全省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全國率先建設了“吉牛云”大數據平臺,累計登記肉牛329.6萬頭、養殖主體30.6萬戶、從業人員100萬人以上。組織省、市、縣三級產業技術體系,累計舉辦線下集中培訓184期,編印實用技術手冊32.09萬冊,培訓指導養殖場(戶)44.8萬人次,做到肉牛養殖小散戶“首輪培訓”全覆蓋。
工程建設勢頭強勁,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1年,全省肉牛飼養量580.7萬頭,同比增長10.8%,創歷史最好水平;牛肉產量40.8萬噸,同比增長5.6%;肉牛養殖業產值654.4億元,占全省畜禽養殖業產值的45%。
2022年一季度,全省肉牛飼養量417.1萬頭,同比增長9.4%,其中:存欄352.4萬頭,同比增長9.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4個百分點;出欄64.7萬頭,同比增長10.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8個百分點。梨樹、通榆、農安、公主嶺、榆樹等縣(市)新增肉牛5萬頭以上。
如今, “秸稈變肉”工程正在發展成為從土地到舌尖的全產業鏈工程,成為全國肉牛產業的“領頭牛”。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陳志文/文
圖片由吉林省畜牧局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