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9次視察河北,對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親自謀劃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三件大事”,為河北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河北將服務推動“三件大事”作為重要任務,在履職盡責中推動河北科技創新水平取得長足進步。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
薄如蟬翼的陶瓷片,卻能為一盞400瓦發光二極管(LED)燈提供散熱——這是保定中創燕園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熱導性氮化鋁陶瓷基板。
“公司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成果之一,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孵化培育,4年時間就實現了從實驗技術到產業技術開發和量產的跨越。”保定中創燕園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永健說。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推動協同發展,根本要靠創新。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上任不久,便到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詳細了解京津冀協同發展情況,始終把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記在心間。
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有超過一半企業來自北京。如今,河北與北京協同創新勢頭愈發強勁。
讓“孫永健們”踏實留下的信心從哪兒來?
“從場地、資金、設備的‘硬件安裝’,到政策、資源、制度的‘軟件升級’,河北省全方位助推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河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龍奮杰說。
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激發持久動力。河北與京津高校、科研單位、重點企業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95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65家,“十三五”期間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900億元。“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河北制造”,河北在全新的合作模式中打造創新的培育地和試驗田。
放眼京津冀,一個個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拔節而上、積厚成勢。
32家省級以上高新區勾勒出河北科創的基本輪廓,1451家省級科技研發平臺覆蓋地方高精尖技術力量,創新共同體在微觀層面聯結產學研合作。
5612臺/套原值20萬元以上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并與京津資源信息互聯互通,解決了創新主體儀器設備不足的難題。
科技為未來之城夯實根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消息一出,猶如春雷響徹大江南北。
五年后的今天,當我們坐在雄安新區的郊野公園中雄安綠博園云璟酒店前的太陽能無線充電座椅上休息時,還能為我們的手機充會兒電。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雄安已走在全球創新探索的前沿。
在雄安金湖未來城建設中,BIM、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應用于項目的設計、報建、施工、運維、工地管理和智慧社區建設中。“‘智慧’在整個項目建設中無處不在,它是我們金湖未來城的一張亮麗名片。”河北建投雄安公司總經理秦獻宏說。
搶占科技制高點,離不開對體制機制的大膽改革。
緊跟國家最新政策,著力強化優化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充分發掘第一資源潛能;
在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科技金融創新、國際科技合作、建立高效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等方面指導雄安新區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創新治理體系;
圍繞深化“放管服”工作、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搭建高端科技創新平臺等16個方面內容,完善科技創新政策;
……
河北省科技廳大刀闊斧,著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讓創新因子充分活躍起來。
2019年以來,在雄安新區實施的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過百個,在智能交通、地下綜合管廊、感知設施、泛在無線網絡、白洋淀環境綜合治理等領域,這里產出了一大批適用技術成果。
“雄安新區綜合管廊首次采用了‘系統網絡化、空間彈性化、運行智能化’的先進理念和標準。”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高級業務經理張文明介紹說,通過綜合管廊內設置的物聯網和安全監控等集成系統,雄安新區綜合管廊實現了全感知全監控智慧運營。
五年來,雄安新區每一天都在創造歷史。
河北省啟動了“白洋淀與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區)水生態環境整治與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研發了“近自然濕地生態修復及水質凈化”等17項關鍵技術……
科技賦能新區重大項目建設。在談起郊野公園智能項目建設時,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屈國旺記憶猶新地說:“公司擁有的多項專利技術為雄安郊野公園內雄安園建設工程穩定供電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28日清晨,隨著1、2號主變發出平穩的嗡鳴聲,雄安新區容西片區首座變電站——段沙110千伏變電站順利投運。
“該工程用數字化技術賦能電網高質量運行,在建設階段就完成了數字化表計遠傳、圖像自動識別等功能的升級,實現了巡視操作的智能化。”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運維檢修中心副主任孫文凱表示,該站為雄安新區大規模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從“一張白紙”到塔吊林立,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進階段。
科技讓冬奧更精彩
六年追夢,一朝夢圓。
耳畔回響起2017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省、張家口市的殷殷囑托:“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正譜高度重視,多次主持召開冬奧會籌辦相關會議,部署調度重點工作,深入賽區一線調研檢查,具體指導冬奧會籌辦工作,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壓實壓緊各級責任,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落實到位。
而今,我們可以響亮作答:河北沒有辜負總書記的信任與期待。
為支撐冬奧籌辦,打造智慧崇禮,河北制定實施了《科技冬奧智慧崇禮行動計劃》。同時,組織實施科技冬奧專項,投入財政科技資金1.5億元。
為攻克云頂滑雪公園空中技巧、U型場地技巧比賽防風技術,石家莊鐵道大學風工程研究團隊攻堅克難,成功研發出防風網。“是科技創新讓我們為安全辦賽出了一份力。”石家莊鐵道大學教授、冬奧防風網科研團隊負責人劉慶寬說。
北斗微基站室內外混合定位系統、“雪如意”智慧照明系統等科技成果支撐了冬奧籌辦;短道速滑防護墊、新型石墨烯冰刀、高品質變溫保暖滑雪服等科技成果支撐了冰雪產業健康發展;古楊樹場館群冬奧會賽場水資源綜合利用系統、零下30攝氏度環境下燃料電池系統快速冷啟動關鍵技術等科技成果助力可持續發展……
2019年以來,河北省有46個自主研發項目成果成功保障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行,有53個項目正在為冰雪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龍奮杰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將繼續為崇禮的后奧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記者 陳汝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