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增強,對海歸人才的吸引力持續提升,海歸回國的意愿進一步加強。2月10日,智聯招聘發布《2021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報告涵蓋崗位分布、薪酬等方面。
《報告》顯示海歸優先職位的地域分布,44.5%集中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占34.4%,兩者占近8成。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企業云集,員工需求量大,自然提供著更多職位選擇。
同比變化來看,僅一線城市海歸優先職位同比增長7.6%,其余地區均同比下降。說明海歸優先職位進一步向一線城市集中。
企業類型分布方面,民企是海歸招聘主體,海歸優先職位數占總體58.3%。股份制企業、上市公司分別占9.1%、8.4%,合資企業、國企、外企分別占6.7%、4.8%、4.1%。
從同比來看,外企的海歸優先職位數雖然占比低,但同比增速最快,達19%。近幾年受國際關系變化和疫情影響,國內的外企發展和招聘有收縮跡象,尤其是2020年。2021年有所恢復,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利用外資規模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4.9%。海歸優先職位的招聘增幅也領先。合資企業增幅第二,為4.5%。
行業分布方面,文體教育行業海歸優先職位占比最高,為34.9%。IT互聯網、商業服務、金融業對海歸的需求量也較大,海歸優先職位分別占19.3%、13%、11.3%。
同比來看,受“雙減”政策影響,2021年教培業招聘需求驟降,文體教育行業的海歸優先職位同比減少13.1%。相對而言,IT互聯網、商業服務行業海歸崗位均同比增長15%以上,。
從海歸優先職位平均招聘薪酬與全平臺職位平均月薪對比來看,海歸優先職位的平均招聘薪酬連續三年走高,2021年達13719元/月,高出全平臺職位平均月薪(9364元)46.5%。增速來看,2020年及2021年海歸優先職位平均薪酬同比漲幅分別為7.3%和8.9%,均高于全平臺職位(2.1%和7.5%)。
雖然國內企業面向海歸優先的職位數量在減少,但是一線城市崗位增加、IT互聯網等高科技行業崗位增加,使得海歸職位結構趨于優化,招聘薪酬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