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一圖讀懂 | 未來5年,廣東能源發展將這么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文 杭瑩

            圖/廣東省能源局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分赋?,廣東是能源消費大省、資源稟賦小省,能源自給率低,為保障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必須守牢能源安全底線,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

            預計到2035年,廣東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源科技創新取得較大突破,形成新興能源產業體系,建成國內領先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創新的現代能源體系。

            《規劃》指出,在過去的“十三五”期間,廣東積極推進能源領域保供應、調結構、提效率、促改革、惠民生等工作,順利完成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能源發展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形成供應安全、結構優化、效率提高、產業升級、體制創新的發展格局。那未來5年,廣東能源發展該如何進行?


            形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規劃》錨定遠景目標,從六個方面設定廣東2025年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

            一是能源保障更加有力。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億噸標準煤以上,省內電力裝機總量達到2.38億千瓦,西電東送最大送電能力達4500萬千瓦(送端),天然氣供應能力達800億立方米/年。

            二是能源結構更加優化。清潔能源逐步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天然氣消費持續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32%以上,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提高至49%左右,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8%左右。

            三是能源利用更有效率。單位GDP能耗下降14%,火電供電煤耗和電網綜合網損率進一步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國內領先并與當前中等發達國家基本相當。

            四是能源改革更加深入。促進“X+1+X”天然氣市場體系構建,推進油氣基礎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逐步構建完善“中長期+現貨”電力市場交易體系,加快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電力價格的機制。

            五是能源創新更高質量。能源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裝備制造國產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能源技術合作取得新突破,智慧能源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六是能源產業發展更加集聚。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差異化布局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達7300億元,形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著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規劃》指出,“十四五”是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廣東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面臨更高要求。對此,《規劃》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

            一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持續優化能源供應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重點推進海上風電規?;_發,光伏發電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發展,“十四五”期間新增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各2000萬千瓦;積極發展天然氣發電,“十四五”期間新增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3600萬千瓦,推進存量煤電機組節煤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實施節約能源優先戰略,強化和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工業、建筑、交通、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工程。堅持能源節約與高效利用并舉,持續推進能源消費清潔化替代,提高終端用能低碳化電氣化水平,推進區域綜合能源發展,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二是增強能源安全供給保障。提出圍繞補短板、優布局,擴大油氣供給保障能力,加快電網、油網、氣網“三張網”建設,提升能源儲備能力。統籌能源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推進能源惠民工程建設,加強鄉村清潔能源保障,強化民生用能保障,提升城鄉居民用能水平。搭建能源監測預警系統,提升突發事件預警能效。加強能源安全生產監管,建立安全問責機制,提升能源風險管控應對能力。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提高快速響應能力。

            三是加快能源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技術研發,加強創新平臺和能力建設。加快建設智慧能源系統,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能源創新示范工程,推動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四是推動能源產業集聚發展。以“抓龍頭、鑄鏈條、育集群”為目標,全力建鏈強鏈補鏈延鏈。鞏固提升海上風電、核能、太陽能等優勢產業,積極培育氫能、先進儲能、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構建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能源產業集聚區。

            五是提升能源現代化治理水平。繼續深化電力、油氣體制機制改革,逐步構建完善“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電力市場交易體系,推動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速構建“X+1+X”天然氣市場體系。健全能源治理體系,健全能源標準、統計和計量體系,修訂和完善能源行業標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能源營商環境,完善能源政策體系,推動能源治理方式加快轉變,推進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六是加強能源開放合作。充分發揮廣東省區位優勢,加強與周邊地區、國家的能源共建與合作,提升能源互聯互通及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協同創新發展,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能高效、開放共享的區域能源體系。推動西電東送可持續發展,逐步推動西電東送計劃放開,促進西電東送市場化與廣東電力市場建設有效銜接。深化國際能源合作,重點加快油氣海外布局,積極參與境外電力、天然鈾等資源開發和投資。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