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通訊員 葉婷婷
圖/通訊員提供
日前,“廣東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資金撥付系統”簽約儀式在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舉行。據悉,截至今年4月,廣東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資金已累計撥付1.03億元,惠及全省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4204人,共收到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贈送的錦旗和感謝信達526面(封),其中91人獲得最高救助10萬元。
累計4000余名老兵受益
4月27日,陽山縣太平鎮退役軍人毛某家屬也向清遠市陽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送來“應急救助暖兵心,用情服務為人民”錦旗,對工作人員幫助毛某申請到10萬元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資金,緩解重病醫療費用負擔這一舉措表示感謝。
據悉,2019年,廣東省政府聯合21個地級以上市政府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基金,每年將基金運營管理取得的收益和孳息5000萬元用于救助基本生活嚴重困難的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依條件給予1-1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救助。該系統上線后,真正實現應急救助金申請、審批、撥付的線上全流程管理,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地撥付應急救助金。
截至2022年4月,廣東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資金已累計撥付1.03億元,惠及全省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4204人,共收到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贈送的錦旗和感謝信達526面(封),其中91人獲得最高救助10萬元。
“非常感謝黨和政府出臺這么好的政策,也感謝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熱情幫助,解決我們燃眉之急。”4月20日下午,參戰老兵梁宙把“踐行中國夢,公仆顯黨恩”的錦旗送到茂名市高州市石鼓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感謝黨和政府給予他的關懷與幫助,為其申請到廣東省應急救助資金,大大緩解其家庭的困難,重新點燃他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常態化開展困難退役軍人救助
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率先制定《廣東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廣東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資金使用操作規程》,堅持把退役軍人應急救助工作作為品牌項目重點推進,精準救助了一批家庭存在特殊困難的退役軍人,切實增強了退役軍人獲得感、幸福感與榮譽感。
為讓救助對象知曉好政策、讓服務人員懂得落實到位好政策,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依托媒體推廣,依托陣地平臺,依托走訪聯系,依托培訓平臺等“四個依托”著手推進。尤其持續加強退役軍人應急救助政策宣傳,提高知曉率。配齊建強機構隊伍,讓1500余個鎮街服務站、1.97萬個戰友聯絡群、3.92萬人次的培訓骨干成為緊密聯系全省195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綠色通道,常態化開展困難退役軍人救助。
全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堅持制度標準化、操作流程規范化、檔案管理電子化“三化管理”,按照“鄉鎮入戶、縣區審批、地市核對、省廳撥付”的程序從嚴把關,上線運行廣東省退役軍人應急救助申請系統并與全省民生底線信息化核對管理系統、醫保系統對接,每批一統計、每周一分析、每月一總結、每季度一報告地建立起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與財政部門的對賬機制,規范開展應急救助。
此外,各地也紛紛制定退役軍人幫扶援助政策,全方位補充落實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措施,切實做到應幫盡幫、應援盡援、幫援及時,全省困難退役軍人救助常態化、長效化格局基本形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