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通訊員 粵交集宣 雷健
圖/通訊員 陳旭彬
7月25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左幅主纜索股架設突破100根,整體已完成架設總量的一半。
(資料圖)
正在建設中的伶仃洋大橋
左右兩幅共架設398根
主纜是懸索橋的主要受力構件,有著懸索橋“脊梁”之稱。伶仃洋大橋單根主纜由199根通長索股組成,每根索股由127絲、直徑為6毫米的國產自主研發2060兆帕的高強鋼絲組成,這也是目前國內強度等級最高的懸索橋主纜鋼絲。
每根索股長約3000米、重約85噸,單根主纜重達16915噸,大橋主纜總重達33830噸。兩根主纜的鋼絲總長度,加起來能夠環繞地球4圈。
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標項目總工王曉佳表示,采用2060兆帕高強度級別的纜索鋼絲,不但有利于降低主纜用鋼量、減小風阻,實現節能減排,同時還有利于提高橋梁可靠性。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纜采用2060兆帕級纜索鋼絲,這也是繼南沙大橋運用1960兆帕主纜鋼絲后又一升級突破,對我國橋梁事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目前伶仃洋大橋左幅主纜索股架設突破100根,整體已完成架設總量的一半。
建設者正在用電動扳手擰緊握索器螺栓
白天牽引、夜間調索加快進度
為更好地架起灣區“超級工程”的“脊梁”,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標項目技術團隊精心優化施工工藝,合理制定索股架設管理體系。
項目部結合各部門管理人員工作職能,定點定責管理索股架設過程,投入20臺卷揚機、2臺大塔吊等重型設備,由25名工人負責牽引,通過采用“白天牽引、夜間調索”的雙向施工模式加快進程,單次牽引耗時2小時30分鐘左右。
“白天拉索時,從索股牽引到提升橫移、最后整形入鞍,大到索股牽引過程中索股狀態的檢查,小到入鞍時鞍槽木屑的清掃,每一個關鍵點都有管理人員把關。”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標項目副經理張凱介紹。
由于海上風大,對夜間調索造成極大影響。為解決索股風振對調索的影響,項目部創新提出“高精度標尺索股+抑位架+信息化量測系統+傳統法輔助”進行索股垂度調整,有效緩解風振影響,大幅提高索股架設精度。
建設者正在遙控索股放索架控制放索速度
張凱介紹,夜間調索時,夏季常有陣雨,索股淋濕后影響調索精度。現場管理人員在貓道橫向通道處臨時搭建避雨休息棚,見縫插針搶在索股干燥時完成索股測量。
“白天牽引、夜間調索”的雙向施工模式,有效加快索股架設的進程。施工高峰時期,每天可完成單幅4根主纜索股牽引,高出行業平均施工效率。
今年9月份完成主纜索股架設
當下正是夏季高溫時期,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標項目書記沈衛東介紹,為保障伶仃洋大橋的安全生產建設,各施工區域班組長每半小時會匯報作業人員的身體狀態。此外,海上施工一線有協作醫院的醫生值班,能夠給現場作業人員及時提供醫療服務。
伶仃洋大橋索股牽引仍在進行,預計今年9月份完成所有主纜索股架設工作。
目前,深中通道島隧工程、橋梁工程雙線并進。人工島方面,東人工島全面轉入島上隧道結構施工,西人工島正進行島上匝道隧道主體結構等施工。沉管隧道累計沉放28個管節。橋梁工程方面,中山大橋已合龍,正開展路面及附屬設施施工。項目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