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一舉三得!方艙里中醫治療獲得好評-全球看熱訊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朝 金小洣

            圖/醫院提供


            (資料圖片)

            “今天,貼了藥之后,腰痛好了,咳嗽也減輕了。”在方艙中的一位阿叔用了穴位貼敷方之后明顯感覺癥狀減輕了。

            據悉,為響應廣東省新冠防控指揮辦最新關于抗擊新冠加強中醫非藥物治療及增加針灸治療內容的指導意見,近日,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康科在方艙開展中藥防治新冠。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康科秦敏教授介紹,在方艙里,以中藥穴位敷貼作為第一項試點展開,以后再陸續開展中醫經絡按摩操。

            “今天貼了29名患者,通過這個方式一舉三得,既能治病,還能進行中醫科普,加強個人防護;同時還能穩定情緒。”在方艙里的醫護人員楊益說,“建議增加穴位按摩操”。

            得知中藥治療在方艙內獲得好評,針康科決定繼續增加穴位貼敷方。“中藥穴位敷貼已開展近五十例,反響不錯!我們已推出改良版的三組穴位方。”秦敏說。

            第一招:穴位貼敷

            1號方:柴胡10克、白芥5克、薄荷5克、葛根10克、生石膏10克,等份蜂蜜調和備用。每次取適量的藥物加到濕貼上,濕貼。用于感邪后發熱惡寒,鼻塞,咽病,選大椎,天突,曲池,風門等。

            2號方:麻黃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石膏10克 蜂蜜調和 。感邪后氣促,咳嗽,痰黃,胸悶,貼定喘穴、膻中穴,天突。

            3號方:桂枝10克,桔梗10克,芥穗10克,干姜5克,感邪后惡寒,鼻塞,流涕等寒癥。貼風門,肺俞,大柱。

            第二招:中醫穴位按摩操

            秦敏還指出,通過揉按合谷穴、列缺穴、足三里及拍打肺經等,可起到祛邪扶正的作用,于是在方艙里也陸續開展了中醫穴位按摩操的項目。

            1、揉合谷穴:在手的背側,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單的取穴方式可以有,用手的大拇指然后放在兩個拇指和食指之間,拇指指尖到的這個位置是合谷穴,確定合谷穴后可以用大拇指指尖放在合谷穴部位上揉按,能夠讓穴位的局部產生酸脹感,拇指尖按穴位上進行圍繞式按摩,每次按摩3分鐘即可。

            2、點按列缺穴:列缺穴位于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兩手虎口自然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出現酸脹的感覺,每次按摩3分鐘即可。

            3、按足三里:找到外膝眼后,用自己的手掌往下量四橫指,脛骨外側邊沿就是足三里穴,按壓有酸脹感。所謂四橫指就是除拇指外,其它四指并攏。然后進行測量,即為同身寸的三寸。簡易取穴:取坐位,膝關節呈90度,用手掌心按住同側的膝蓋頂部,五指自然朝下。定好中指指尖的位置,往外側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每次按摩3分鐘即可。

            4,手握虛拳,交替敲打肺經。右手握虛拳,從左肩前腋前線位置沿手太陰肺經從上到下拍打肺經穴位,重復九次,左右交替各三組。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穴位貼敷 穴位按摩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