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文,通訊員羅雪梅、楊高發報道:12月15日,記者從韶關樂昌市獲悉,鳥類攝影愛好者日前在樂昌市武江河樂昌峽段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活動的身影。
“我從12月9日到12日都來跟蹤,這幾天總共見到了5次,每次都不一樣。”鳥類攝影愛好者梁亦淦告訴記者,9日下午他拍到了6只中華秋沙鴨,3只雄性和3只雌性;10日早上拍到了3只,下午是4只;11日是5只;12日是6只,包括1只雄性和5只雌性。畫面顯示,這些中華秋沙鴨在河中嬉戲游玩,時而潛水覓食,時而展翅抖羽,好不愜意。
據鳥類研究相關資料顯示,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被譽為“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歷史,且在我國的分布范圍非常狹窄,基本都是零星分布,為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樂昌市被拍攝到還屬首次。
“中華秋沙鴨一般是在林區比較湍急的河流,或者比較寬闊平坦的湖泊、可供食用的水生食物比較豐富的河流棲息生活。”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副主任鄺兆勇介紹。
中華秋沙鴨屬冬候鳥,遷徙過程中在樂昌越境或過冬。由于中華秋沙鴨對棲息地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它們主要在水下捕食,棲息地需要有較高密度的魚類,且水一定要清澈,是生態系統健康的“指示標”。
近年來,樂昌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當地山野河道中除鳥類數量日漸增多外,還常常見到白頸長尾雉、白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身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