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工人正在采摘潮州柑
【資料圖】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鍇躍 趙映光 通訊員 陳家琦
“迎新年,送大桔。”提到潮汕的春節,就離不開潮州柑。潮州柑因比桔大,故俗稱“大桔”,寓意“大吉大利”。有著“柑桔皇后”美譽的潮州柑是潮汕人走親訪友,互換“大吉”的必備禮品。
臨近春節,潮州柑迎來了產銷旺季,田間地頭,一派繁忙豐收的好光景。
產銷旺 種出豐收好光景
走進位于潮州市饒平縣的錦山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的果園,放眼望去,全是枝葉茂密的果樹,長勢喜人。墨綠色的柑樹上,掛滿了一個個飽滿圓潤、黃澄澄的潮州柑。
采摘工人們麻利地從樹上將潮州柑連枝帶葉剪下,不一會工夫,柑樹下的果筐被一一裝滿,再成筐成筐地從果園里挑出。果園里,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往年都是我上門去找果商,求著人家收購,價格還賣得很低。今年都是果商上門搶著要。”談及潮州柑的銷售情況時,錦山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邱旭昭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今年的收益相當可觀,潮州柑在田間地頭售價可達6-7元每公斤。”
邱旭昭是饒平當地的種柑大戶,2015年開始就經營果園,并瞄準“潮州柑”這一特色品牌,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打造起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果園。
“果園最初種了五千多棵潮州柑,近年來又擴種了幾千棵沃柑。” 邱旭昭介紹道,“潮州柑的銷路非常廣泛,每年的銷售范圍都不僅限于潮汕地區,同時也銷往全國各地。”
據介紹,錦山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在種植培育柑樹方面,深入研究并且引進了不少現代農林技術。在種植園區內,每一顆柑樹的根部都覆蓋著一層松軟厚實的草。邱旭昭介紹道:“這是果園獨特的生草栽培方式,可以有效對果園進行土壤管理,防止水土過度流失,從而提高果品品質。”
除此之外,果園還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結合益生菌有機水肥,將肥料的利用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三十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實現省時高效運作的同時,保障果園果實的品質。
“今年投產的120多畝果園,產量預計能夠達到20多萬公斤。”談話的間隙,不斷有果商前來跟邱旭昭購買潮州柑,“疫情政策的調整,讓潮州柑銷量更好了,目前已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底蘊足 打造特色柑產業
蜜取花間液,柑藏樹上珍。潮州柑是潮汕地區本土水果品種之一,種植歷史悠久,在明代就有“潮果以柑為第一品,味甘而香,肉肥而核小”的記載。目前,潮州柑種植主要集中在潮州市饒平縣。
“潮州柑是饒平的代表性農產品之一,種植規模在20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當時有近10萬畝的種植面積。”饒平縣農業農村局種植股股長林福林介紹道,“現在潮州柑在饒平的種植面積有近萬畝,主要分布于饒平新豐、三饒等鎮。”
據悉,潮州柑有著連續豐產穩產性能好,果實風味佳、酸甜可口等優秀特質。此外,潮州柑在樹上和室內均有較好的耐貯性,果皮較厚,貯運性和貨架期極佳,是一個優秀的鮮食柑桔品種。
潮州柑產業的打造為當地拉動就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潮州柑采摘的高峰時期,果園雇傭的采摘工人達到了18人。” 邱旭昭告訴記者,“我們按工人采摘的斤數支付相應的報酬,一個成熟的采摘工人,一天的薪酬可以達到300—500元。”
除了拉動當地的就業,潮州柑的種植和熱銷也為農戶帶來了穩定的收益。據介紹,潮州柑在當地的年產量達到2萬噸,產值約1億元。
“目前我們對潮州柑的培育工作主要集中在防治黃龍病,推廣無毒苗種植以及在種植技術上提供相應指導等方面。”林福林介紹道,“潮州柑種植的一大難題在黃龍病的防治,未來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