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風自南海 逐夢深藍:陽江凝心聚力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焦點資訊

            文/戴靈敏 全良波

            圖/受訪者提供

            位于粵西的陽江海域,一座座大風車迎風而立,風機葉片隨風旋轉,猶如在藍天碧海間翩翩起舞,源源不斷地提供清潔能源……


            (資料圖)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清潔能源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陽江正在醞釀著全新而蓬勃的產業力量——海上風電。

            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形成規模

            陽江海域面積達1.23萬平方公里,擁有豐厚的“藍色家底”。悠久的耕海牧漁和風箏放飛歷史,讓這里的人們很早就懂得風能的奧秘。

            2017年9月,陽江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了年內核準目標。同年10月,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海上風電場項目、中節能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獲核準……自此,一場“藍海會戰”在陽江全面打響。短短5年時間,陽江從造“風車”到架“風車”,基本構建起集資源開發、裝備制造、研發設計、檢測認證、運維管理、綜合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并啟動了全國首個國際風電城建設。

            據廣東粵電陽江海上風電有限公司消息,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30萬千瓦,2021年12月5日全容量并網,去年提供清潔能源約7.08億千瓦時,為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青洲一、二項目海上施工已累計完成導管架基礎鋼管樁沉樁41臺機位,清淤完成19個機位,導管架吊裝完成12臺機位,灌漿完成8臺機位,3月底將啟動首臺風機安裝。項目陸上控制中心電氣樓已完成結構封頂,6月30日具備倒送電條件。據介紹,8月30日將完成首臺風機并網調試,今年底實現青洲一項目(40萬千瓦)全容量并網。

            粵電陽江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第一批入駐陽江投資海上風電的企業,近幾年來公司見證了陽江海上風電產業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轉變,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市風能協會等技術研發平臺和行業協會的成立,讓陽江海上風電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陽江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也讓人倍感鼓舞。

            廣闊的陽江海域上,越來越多的“大風車”不停地轉動它們的翅膀,源源不斷地提供清潔能源。“打造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是陽江的宏偉目標,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陽江正全面開展各項工作。

            在海上風電開發方面,陽江規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并網裝機容量350萬千瓦,近海深水區650萬千瓦項目全部動工建設,約占全省的43.8%,成為廣東海上風電發展的引領者。建成了國內首個三峽沙扒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全球首臺三峽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全國首個近海深水區華電青洲三海上風電項目,建成投產和開工建設容量位居全國前列。

            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集聚成型

            一批批風電企業落戶陽江,一臺臺風機并網發電……當前,陽江已形成了風電裝備制造完整產業鏈,涵蓋整機、葉片、塔筒制造等,并初步構建了集資源開發、裝備制造、研發設計、檢測認證、運維管理、綜合服務于一體的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集聚成形。借助風電產業,陽江又一次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春天。

            下料、組對、焊接、打砂、噴漆……走進廣東粵水電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各風電塔筒生產線上作業,有條不紊地生產將交付至粵電陽江青洲一、二海上風電場項目的風電塔筒。“這批訂單含46套塔筒,總額達4億多元,目前完成了20套。我們正開足馬力趕訂單,預計在今年7月底完成粵電青洲項目。”該公司副總經理陳浩介紹說。

            沿著車間行走至堆場,一個橙色的“大家伙”矗立在眼前,這是一臺高40米的通用門式起重機。陳浩介紹道,隨著海上風電從近海、淺海走向遠海、深海,海上風電單機容量兆瓦也正在逐步提高,塔筒的直徑、重量、鋼板(材料的)厚度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提高公司生產效能,滿足海上風電未來發展的需求,公司提前規劃,投入3000多萬元,分別購置了ME600/300通用門式起重機和200x4000卷板機。未來,尺寸更大的塔筒也可以進行底塔起吊翻身作業,也能卷動更厚的鋼板。

            海底電纜被稱作海上風電項目電力傳輸的“大動脈”,是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一環。廣東東方海纜有限公司以陽江市建設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為契機,緊緊抓住自主創新不動搖,立足陽江產業瞄準世界高端建設南部生產基地推進陽江市海纜產業鏈不斷向上下游延伸,加速形成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當前正在陽江高新區加速推進的東方電纜高端海纜系統南方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超10億元,主要建設高端海底電纜系統項目用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擬新增每套100余臺主要工藝設備。完全投產后將實現年產海洋纜600公里,新增年銷售收入約30億元,年均利稅約4.6億元,可解決就業人員400人以上。

            截至目前,陽江已有42個總投資約460億元的裝備制造產業項目落戶,其中明陽整機、明陽葉片、金風整機、中水電塔筒、粵水電塔架、山東龍馬鑄造等14個項目已經建成投產,中材葉片、東方海纜等12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16個項目正在籌建,產業集群效應和規模效應不斷顯現,目標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風電裝備制造規模最大的集聚區。

            海上風電配套加快構建

            近年來,陽江深入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圍繞打造國際風電城、國家新能源基地,舉全市之力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建設,多舉措激發風電企業創新活力,一批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為陽江市乃至全省、全國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臺風機的安裝就像建造房子,必須要用好材料、打好基礎。將長達數十米的導管架“釘在”海底,再在導管架中灌入水下抗分散高強粘聚材料,幫助它牢牢地矗立在海上。然而,這些材料一直依賴國外進口,訂貨周期長、成本高,影響項目進度。根據省工作部署,2019年,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陽江分中心、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陽江分中心兩大省實驗室落戶陽江,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通過自主研發,完成可覆蓋海上風電場建設的低、中、高強度的水下抗分散粘聚材料的研發,實現材料國產化,打破國際壟斷,大幅降低海上風電場的建設成本。2022年8月,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與國家電投廣東公司簽訂全面合作戰略協議,并共同揭牌成立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海上風電聯合研發中心,為陽江市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與此同時,南中國海海上風電裝備出運和運維母港、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海上風電工程試驗中心、海上風電大數據中心、海上風電運營維護中心等“一港四中心”配套體系同步構建;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陽江分中心、材料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陽江分中心已建成投運;總規模120億元、首期規模近20億元的陽江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基金成立。

            全力推進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建設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資源,也是沿海地區、沿海城市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陽江建設國際風電城對于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升我國風電高端裝備制造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符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海洋強國國家戰略迫切需求。

            陽江充分發揮風電資源豐富、港口條件優越、擁有穩定電源、消納條件好、地處南海交通要沖等比較優勢,堅持“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輻射全球”,圍繞“一鏈引領、雙核驅動、三區交融、四心并舉、五能協同”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產業鏈價值鏈高度一體化、國際一流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基地。

            《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規劃》于2022年6月28日印發實施,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規劃》提出,構建產業生產核心、服務配套核心“雙核引領”,形成陽江港片區、長洲片區、金朗島片區“三區交融”的國際風電城總體空間布局,總面積115平方公里,生產核心區規劃建設7.4平方公里的廣東(陽江)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基地。

            打造海上風電開發建設引領區。推進650萬千瓦在建海上風電項目2025年全容量并網發電,加快新增1000萬千瓦項目前期工作。

            打造海上風電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圍繞風電裝備制造關鍵環節補鏈強鏈,聚焦風機設備、安裝船機、海上輸變電設備等,推動國內外領先企業集聚發展。

            打造風電科技創新策源地。圍繞全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加快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海上風電學院等平臺建設,深入開展漂浮式風機、深水海工工程等關鍵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推動風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打造全球化的海上風電母港。加快陽江港建設專業化、規模化的海上風電裝備出運母港、運維母港,建設和完善海上風電質檢認證中心、工程試驗中心、大數據中心和集中運維中心。

            打造產城融合發展新典范。協同推進陽江國際風電城、陽江科學城建設,推動作為產業生產核心的陽江港片區與作為服務配套核心的長洲片區、金朗島片區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風電城。

            眺望深藍,奮發向海。陽江提出,爭取到2025年,陽江國際風電城的產品和技術覆蓋全國并輻射至東南亞地區,風電產業鏈年產值超1000億元;到2035年,陽江國際風電城的技術和產品覆蓋亞洲并輻射全球,風電產業鏈年產值超2000億元,一步一個腳印把各項部署付諸行動,全力推動國際風電城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數讀陽江海上風電

            ●全市規劃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第一批1000萬千瓦共18個海上風電項目已全部核準。

            ●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350萬千瓦,約占全省的43.8%,近海深水區650萬千瓦項目全部動工建設。

            ●2022年度完成投資129.6億元,累計完成投資694.8億元,并網規模和投資額均居全省前列。

            ●已有42個總投資約460億元的裝備制造產業項目落戶。

            ●建成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全國首個近海深水區風電項目。

            ●總規模120億元、首期規模近20億元的陽江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基金成立。

            ●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由陽江港、長洲、金朗島三個片區組成,生產核心區規劃建設7.4平方公里的廣東(陽江)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基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