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粵劇貓”IP形象首次驚艷亮相,《粵語正音入門》新書首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黃怡璐

            圖/主辦方提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30日,《粵語正音入門》新書首發暨“粵劇貓”IP形象設計征集大賽揭曉禮在羊城創意產業園中央車站舉行。粵語正音教學新書、“粵劇貓”IP形象優秀作品齊齊亮相,展示粵劇融合發展新活力。

            新書《粵語正音入門》亮相

            新書幫助人們講好粵語

            活動上,由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聯合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及廣東海燕電子音像出版社共同發布了《粵語正音入門》一書。該書在暨南大學相關院系專家的指導下,歷經三年編撰而成。

            粵語是嶺南文化的載體,也是粵劇的重要標識。在《粵語正音入門》一書中,繪制了800多幅精美插圖,邀請專業配音人員進行配音,通過趣味情景教學、二維碼聽音學習等方式,讓初學者從拼音開始入門,讓粵劇演員、粵語使用者規范發音,傳承粵語文化。“粵語在發音上保留了唐風古韻,詞匯上還大量吸收了外來語,有著千年商都的語言特色。”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口語傳播系客座教授香凝以“關于粵語學習與《粵語正音入門》”為題,分享了粵語的特征及新書特點。

            活動中,主辦方向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等合作機構贈送新書,希望各界聯動共同推動粵語文化傳承。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秘書長陳艷冰表示,《粵語正音入門》的初衷是幫助粵劇演員“正音”,同時兼顧社會粵語學習需求,并尋求為從事粵語播音主持專業的學子創造就業機會。希望通過這本書,傳承粵語文化,推廣和保護粵語方言,從而繁榮粵劇發展。

            IP創作深入推廣粵劇文化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粵劇貓”IP形象設計征集大賽揭曉禮。其中6幅作品獲“最佳設計”,12幅作品獲“創意設計”。

            領導嘉賓與獲獎者合影

            “最佳設計”作品《帝女花粵劇貓形象設計》以《帝女花》角色為原型,“希望通過創作經典粵劇的‘生、旦、末、丑’IP形象,更好地、深入地推廣粵劇文化。”作者李文術表示。

            6幅作品獲“最佳設計”

            該活動由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冰墩墩設計團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應用設計學院、廣東省女畫家協會、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廣州動漫行業協會、廣州市數字創意產業協會顧問指導;

            蔣文端工作室、廣州市越秀區創意產業協會、佛山市南海藝術創意產業協會、廣州市海珠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數字文創協會、“漫動廣州”動漫專業文旅志愿服務隊、哈特青年藝術設計工作室共同作為協辦單位。

            大賽在征稿期間開展了三期粵劇公益課堂系列活動,分別與動漫、時裝、數字行業跨界合作,推動粵劇文化進一步發展。

            活動現場合影

            “在這次投稿作品中,看到選手將貓的面部粵劇面譜化,這部分非常好,是體驗、融合的成果。”評審會專家、廣州市數字創意產業協會監事長梁家賢提到,提升粵劇文化與大眾的情感共鳴,還需從市場應用方向考慮,優秀IP作品如何投入市場,如何發揮其更大的作用,讓IP形象切實走進千家萬戶。

            “在粵劇貓的作品中,我感受到參賽者對粵劇、設計創意的熱情,非常感動。也很感謝參賽者、各單位對廣府文化粵劇的喜愛和支持。”評審會專家、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歐凱明評審作品時感嘆道。“粵劇貓系列活動可以給到青少年慢慢熱愛和接觸粵劇的契機,在設計過程中通過查詢收集資料與粵劇有所接觸,讓粵劇逐漸走進年輕人的視線。”評審會專家、廣東省女畫家協會副會長、美術教育家張思燕認為,通過活動,讓粵語、粵劇等廣府文化被傳承,并通過青少年發揚光大,這是最大的意義。

            “破圈”促粵劇活態發展

            “所謂的破圈,也是希望與各行各業不斷加強聯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社長、副總編輯胡泉表示,在這次“粵劇貓”IP形象設計征集系列活動中,與媒體、企業、機構、高校多方合作,促進粵劇活態發展。

            廣州粵劇院優秀演員現場演繹

            通過羊城晚報這一媒體平臺,增強賽事傳播性,并依托羊城晚報“云上嶺南”文化博覽會國際傳播融平臺,讓粵劇文化走向世界。通過企業、機構跨界嘗試,未來將嘗試以粵劇文化數字藏品、粵劇動漫等形式,加強與大眾的共鳴。通過高校,讓學生了解粵劇、走進粵劇,為粵劇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