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節制,導致血糖飆升,腹痛不止
今年48歲的陸先生過年期間,走親訪友,聚會不斷,深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多年,所以并沒太敢“放縱”自己,但處在春節聚會的喜慶氛圍里,最終還是忍不住喝了點酒,吃了點海鮮,結果引來了大麻煩。起初,陸先生只是感覺肚子有點不舒服,也沒當回事,后來開始惡心、嘔吐,便自行去附近的衛生院輸液,可并不起作用。直到大年初四一大早,陸先生腹痛更加劇烈不止,多次嘔吐咖啡樣液體,于是趕緊到江蘇省中醫院掛了急診,此時他的精神已經萎靡不振。
值班的耿連藝醫生為陸先生急查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結果顯示白細胞數值高,結合腹部CT排除了急性胰腺炎,追問病史發現患者有糖尿病史7年,立即予以動脈血氣檢查發現患者存在嚴重的“酸中毒”,血pH值僅6.9,血糖高達24mmol/l,立即給予降糖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搶救治療,檢查尿液發現酮體+++、尿蛋白+、葡萄糖++++,指標嚴重異常,這是典型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屬于糖尿病嚴重的并發癥,可導致患者死亡。后來經過緊急擴容補液、降糖、糾酸等治療,陸先生有所好轉,轉入ICU進一步生命支持,目前陸先生已經恢復良好。
什么是酮癥酸中毒?
“患者陸先生有著7年的糖尿病史,卻沒有很好控制血糖以及規范用藥,且飲食不節制,加之飲酒、勞累過度,最終誘發酮癥酸中毒”,江蘇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周希喬介紹,酮體是脂肪在肝臟內分解產生的酸性物質,當身體里面的葡萄糖的水平不夠(比如饑餓狀態),或無法有效使用(糖尿病患者),機體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來提供能量時,就只能通過分解脂肪來補充葡萄糖不夠所造成的能量來源缺失。脂肪分解加快、分解過多時,酮體濃度增加,過多的酮體就會從尿液中排出,這就出現了尿酮的現象。由于酮體是一類酸性物質,如果在血液中積蓄過多時,會使血液變酸引起酮癥酸中毒。這是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的一種急性并發癥,會導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酮癥酸中毒患者一般表現為疲乏、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嗜睡等癥狀,后期可發展為嚴重失水、尿量減少、皮膚黏膜干燥、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甚至導致休克、腎衰竭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酮癥酸中毒?
周主任表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會導致患者胰島功能降低,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失控將會帶來多種并發癥,有部分人就會出現酮癥酸中毒,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若長期擅自停用或減少胰島素治療劑量,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不合理的用藥導致肝腎功能損傷等都容易誘發酮癥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堅持合理規范的治療:
根據醫生的指導堅持規律地使用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治療。同時需要規律地進行血糖監測,根據血糖值調整降糖用藥的計量,如果監測發現血糖未達到目標水平,過高和過低都可能出現酮癥酸中毒。
要嚴格控制三餐飲食,根據糖尿病飲食標準控制好飲食,防止暴飲暴食。
不要過于勞累及精神緊張,工作繁忙、應酬多、壓力大的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問題,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應酬。
養成多喝水的習慣,除了一些合并嚴重心衰等特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可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補充水分。
適當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運動可增加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每天堅持鍛煉20分鐘,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比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
糖尿病患者及家人要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識,了解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原因及危害,提高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認識,一旦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癥狀,要及時就診,并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運動強度或者藥物,使血糖得到控制。
(通訊員 麻云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錢鳴)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